马拉喀什,摩洛哥深红色的心脏

发布时间:2018-08-03 18:20:49来源:新浪旅游

【导语】:北非地区无比干燥的气候,让长期生活在潮湿南方的我们并不适应,加上连日马不停蹄的奔波,纵然我们意志力坚强,疲惫还是一点点浸入了身体。但姐姐仍强打精神,笑称,体内湿气都被烤出来,比拔火罐还要见效。

北非地区无比干燥的气候,让长期生活在潮湿南方的我们并不适应,加上连日马不停蹄的奔波,纵然我们意志力坚强,疲惫还是一点点浸入了身体。但姐姐仍强打精神,笑称,体内湿气都被烤出来,比拔火罐还要见效。

在我的忽悠下,顶着当空烈日,我们沿古老的城墙走了一小段路。我的本意是步行去巴西亚宫(Bahia Palace),临出门谷歌地图告诉我距离不远,走路大约15分钟,但刚一出城门,它就紊乱了,接着“咬舌自尽”。所以,我们转而投奔出租车。

在摩洛哥的主要城市内,蹦跶的出租车大致分两类,Grand Taxi和Petit Taxi,后者更为常见。在法语中,petiti是“小”的意思。所以呢,摩洛哥交规规定Petit Taxi只能坐三个乘客——在全世界几乎通行的4人出行“价值最优化”组合在这里被打败。7个人,还得找三部出租车。

出租车司机把我们送到一堵红墙外,示意我们到了。起初我还有点怀疑,因为这个大门看起来非常不起眼,excuse me?!这怎么可能是“宫殿”?传说中的“马拉喀什骗子”又一次从脑海中闪过,但墙上悬挂的小牌清清楚楚地写着“Palais Bahia”。谢过司机,下车等人齐。姐姐们陆续到了,统一买票,门票不贵,依稀记得10迪拉姆。

抬脚迈入,又是一番别有洞天。

穿过一个简洁的白色前庭,便来到第一层的院落。第一眼感觉像是几倍扩大版的riad,不过这镂空的建筑花纹更加惊喜,木窗上也多了彩绘图案,层层叠叠,将马赛克、几何图案和阿拉伯文字结合,是伊斯兰艺术的一大特点。院落中央的位置是一水池,用以马赛克装饰,也在四遍空地种了许多植物,有桔子树、芭蕉树、茉莉花、柏树等,郁郁葱葱,花木扶疏。2英亩大的占地面积,像花园多过像一座宫殿。

巴西亚宫是给当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臣相(vizier)Si Moussa居住的行宫。前后两代极富权力的人,在辅佐哈桑一世的父亲逝世后,其子将其扩建,集合了马拉喀什最优秀的工匠,修了40年,完工于1900年。令人称道的是荣誉厅(Room of Honour)昂贵的雪松天花顶,加以精美的绘饰,那可是极为奢侈的木材。后宫的装饰更为女性化,能见到炫目亮丽的彩色玻璃窗和玫瑰花图案的天花板。而我们脚下用卡拉拉大理石铺就的房间,当年前来等待臣相觐见的人们,一等就是几个小时。

穿过拱门,来到第二层的院落。白色的建筑仍是繁复地令视线无处安放。为了令身型肥胖的主人方便走动,几乎所有的寓所都位于地面层。第三层庭院豁然开朗,一溜的长廊,留空出中间的地带。一改之前的素色,这里屋顶以绿为主,透出庄重感。

一道栏杆将我们与更深的宫闱隔绝开来,暗示着巴西亚宫的参观到此结束。女人们又回到最初的前庭,穿得比彩绘还要花俏,各种回眸浅笑,凹造型。巴西亚,原意是“美丽辉煌”,也是当年臣相最宠爱的妻子之名。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纷纷瓜分非洲。摩洛哥地处非洲西北部,北扼直布罗陀海峡,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904年法、英两国秘密交易:法国承认埃及完全属于英国,英国则承认摩洛哥属于法国。1912年,摩洛哥曾沦为法国的“保护国”,差不多也就是殖民统治吧。直到1956年3月2日,法国承认摩洛哥独立,同年4月7日西班牙也承认摩洛哥独立,放弃它在摩洛哥的保护地。1957年8月14日正式定国名为摩洛哥王国,苏丹改称国王。摩洛哥终获独立。2月穆罕默德五世逝世,3月其子穆莱·哈桑王储继位,称哈桑二世,也就是在第一篇游记里介绍过的那位。这也侧面说明了为什么在去年发生的几起法国袭击事件中,有一桩指向摩洛哥裔移民。

这样一座拥有150个房间、虽无整体规划但极尽奢华的宫殿,在法殖民时期也依旧被法国将军相中,成为官邸。光阴流转,毕竟巴西亚宫向我们展现了当年摩洛哥贵族家庭的生活风貌。

巴西亚宫之后,时间有点尴尬,不记得是谁提议的去德杰玛广场(Place Jemaa el-Fna),我们一致同意遛达着去那一带吃一顿丰盛的摩洛哥特色大餐。

在旅程最初的头两天,我们还保持着对摩洛哥特色食物极高的热情度,但在后来我们发现,几乎顿顿都是塔吉锅而没有其他的选项时,至少我的内心是崩溃的,它在哭喊着尽快飞离摩洛哥。

看起来,众美女们在巴西亚宫美美地拍够了,所以走起路来脚下生风,走路也不是什么苦差事了。我们穿过古老的城区街巷,来到一片大广场前。(但凡你读到语焉不详的地方,就是说明我失忆了)

我们停下了,站在通往大广场的路口,犹豫不定。

这是一到饭点就成为全天下最难回答的问题——去哪儿吃饭?

面前是巨大的德杰玛广场,在背光处,依然灼热的阳光将地面晒得热气蒸腾;零零落落的游客穿行其中,流动商贩懒洋洋地闲坐着;可能因为还是下午的缘故,像是午睡未醒来,不见照片中热闹起伏的各路摊贩和卖艺人的激动人心的画面。简单来说,来早啦!没关系,我们一样可以吃饭。

正巧我们的左手边有一家摩洛哥特色餐厅开门迎客了,于是我们进去了。从一楼拍到顶楼,装潢华丽又有风情。从小木窗望出去,是俯瞰广场的角度,云蒸霞蔚。太阳似火,一点点晒进来。我们饥肠辘辘大讓着要吃晚饭,隔壁西人美女点了一杯红酒慢酌,躲开日光,向窗而坐。

 

Y美女点了几样,花花绿绿的各种碟盘摆满了一桌,摩洛哥的鲜榨橙汁必不可少,女人们吃得都挺满意。(吃到行程的最后几天,拯救我的是北非蛋)

饭毕,已是日落西山,华灯初上时。我们竟无一人想起窗外可能正在复活的德杰玛广场,径直下了楼。

下楼之后,则一个拐弯,钻进小巷子,朝旅馆方向,散步消食。

扑所迷离的露天市场,在诺大的马拉喀什,几乎遍布整个老城区。阿拉伯人将市场称之为“souk”,你几乎可以在souk买到任何想买的东西。

我们一路猎奇,一路讨论这货究竟是不是义乌货。期间,赖美女从大推车老乡那里,买了仙人掌果来吃。只见他手法娴熟地用匕首划上几刀,再将厚实的果皮剥下,递给我们。我有幸品尝了一个,清香甜美,沁人心脾,的确乃佳物,就是籽有点多。

我顾着拍照,与姐姐们前后落下了一些距离。我抬眼看电线在路灯下颇有意境,便举起相机来一张,正欲拔腿追上她们,身后传来一声吼,嘿,站住!我吓一跳。原来是一个本地商贩以为我拍了他,no photo!他气势汹汹地前来声讨。我当时一个人,眼见她们在前较远处。我大声回应,我没有拍你!他不信,已经靠近我身,伸出手来,试图抓住我。我跳开一步,遂打开相机,示于他看,什么都没有。他眼见为实,转身回他的摊位。我说,你错了,难道没有一句道歉吗?他在不远处盯着我看,手一摊。我说,你是个bad guy。小巷深深,错综复杂,好汉不吃眼前亏,我就一溜小跑,追上姐姐们。我知道摩洛哥人有不愿被人拍照的习俗,所以端起相机时,会小心谨慎避开本地人的正脸,或者事先征询能否拍照;但被人无端误会,当贼一样防,粗鲁对待,还是有点无奈和气恼。

后来,B姐姐帮我砍价,入手一个心仪的手工贴片包包,于是,一切不快都烟消云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