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辛基 像本地人一样游荡

发布时间:2016-12-14 16:13:16来源:孤独星球

【导语】:没有仲夏节和极夜,没有极光和冰雪运动,也就没有凑热闹的人群。现在到访赫尔辛基,倒是可以慢悠悠地仔细看看这座城市的小细节,再到邻国爱沙尼亚的古城塔林轻松一日游。

夹缝里的珍珠

硝烟与战火:一座城市的诞生

翻开芬兰尴尬而精明的夹缝生存史,不难发现相比古都图尔库(Turku),赫尔辛基(Helsinki)一直是个幸运儿。十六世纪时,芬兰湾南岸的古城塔林已在汉萨同盟的条顿势力商路上闪耀多年,当时的瑞典霸主古斯塔夫一世则在芬兰湾北岸半岛的万塔河口流域建立了赫尔辛基城,以图挟制塔林(Tallinn)并分走波罗的海上的贸易。而十八世纪瑞典在赫尔辛基南面海域的军事经营,除了建成芬兰堡海上要塞以防御沙俄彼得大帝的强大海军,也奠定了赫尔辛基的现代城市格局。

1809年,沙俄把芬兰从瑞典手上抢走,赫尔辛基因更靠近圣彼得堡的地缘关系而受到亚历山大一世的宠幸,替代图尔库成为首都。如今除了因亚历山大一世而得名的主街,在南码头集市广场上,顶戴双头鹰的方尖塔大理石碑为尼古拉一世和皇后而立,继任者亚历山大二世的青铜塑像,如今仍屹立在参议院广场并接受市民致敬的鲜花。1917年,十月革命的炮火也让芬兰迎来独立,赫尔辛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首都。在随后的苏芬冬季战争以及“二战”的漫长战争岁月中,虽然地处苏军与德军的攻防必争之地,但凭借卓绝的空中防御、机灵的外交斡旋以及一点运气,让这座城市躲过了东西交夹可能带来的灭顶之灾。如今你站在Torni酒店顶楼的观景台,还能看见大片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高大建筑,那些暗色调的屋顶,很适合诠释这座城市新古典主义的审慎一面。

回忆与沉淀:博物馆的民间魅力

初到赫尔辛基,几乎所有人都会去参议院广场旁大教堂门口的台阶上坐下享受宝贵的阳光。而广场对面那座不起眼的赫尔辛基城市博物馆,就算冲着全年免费也值得去逛一逛。如果你想从市民的生活视角来熟悉城市脉络,这里会很对你的胃口。

博物馆在2016年春天重新开放,坐落于一片老建筑中倒使它显得年轻活力。其中临街那座石质房屋曾属于十八世纪首富商人Johan Sederholm,这也是赫尔辛基现存的最古老石质建筑,如今室内展题为“孩子们的赫尔辛基”,你可以找到用松果做成的各种小动物:这是芬兰小朋友的传统玩具。

常规展览“HelsinkiBites”不靠珍贵华丽的文物来抓取城市记忆,而是把你放在这座城市各个年代的复原场景里,让你“试穿”二十世纪30年代的海滨休闲装,在70年代的点唱机上听当年的热门金曲,通过老式电话听街坊邻居讲故事……林林总总的装置,把“市民集体回忆”这个有点腻歪的概念包装如老奶奶家后院的烤饼干一般,味道熟悉而香甜。逛博物馆时你会发现,二十世纪50年代就好像是赫尔辛基突然来临的青春期,一切都时髦起来了。没错,正是因为赫尔辛基1952年承办了第15届夏季奥运会,带来了更多的工作岗位和文化交流。坐在博物馆里的50年代公寓复原场景中,你会发现如今芬兰引以为傲的室内简约装饰设计细节,在当时已是小花初绽。跨入新千年后,赫尔辛基的设计产业发展来势凶猛,在2012年受封“世界设计之都”。到Punavuori区走一圈,把目光伸进一连串设计工作室的橱窗里,触摸那些整体实用细节精美的服装和家居设计。从简约街道建筑的波浪花纹和熊头装饰上,你也能感受到这种设计美学的血脉传承。

“社恐国之都”印象

沉静内敛:社恐国的国际标签

几乎所有人给芬兰人的性格标签都是“沉静内敛”,包括芬兰人自己,芬兰也因此被冠以“社恐国”之名。作为社恐国之都,赫尔辛基的城市氛围总是安静守序:秩序良好得甚至到了有些无聊的程度。

城市人少路窄,车辆礼让,繁华中心的节奏也并不快,不过大家并不买“慢生活”的账,如果电车到达时间比车站预报晚了一分钟,候车乘客同样会焦虑打望。城里人的行为模式几乎也是顺着无形的轨道在匀速运转,并自觉保持安全距离:方圆直径略大于5米。即使是气宇轩昂的金属咖壮汉,也遵守社恐定律的第一法则:尽量避免与他人目光接触。不过,身着黑色蓬蓬裙的罗姆人妇女有时会成群结队出现在街头。即使已放弃大篷车定居芬兰多年,罗姆人仍保留着吉卜赛式的大家族价值观,喜爱热闹的他们因此自然成了社恐国的小众群体。“社恐症状”在城市火车上表现得最为明显,车厢内的空座看似随处可坐,不过很少有人会主动坐到旁边有人的并排座椅上,更多的人为找一个四面无人的座位,多走一两节车厢也无所谓。由于面对面的座椅间距较为贴近,赫尔辛基地铁车厢遭到了部分市民的嫌弃,虽然这条地铁在一天中的很多时段,车厢内都空旷无人。

热情如火:世间难寻尽善尽美

不过,别因为“社恐”而不敢向他们问路。在赫尔辛基街头,绝大多数本地人对开口询问的外国人都很友好,并用简洁的北欧英语为你提供帮助。你甚至能感到被问询时他们心中的窃喜,比脸上淡淡的微笑要大好几倍。

一个荒诞而热闹的偶发事故,或许能为赫尔辛基人的性格画一幅侧写素描。城北赫尔辛基火车站门头上的维京石巨人让所有到访者都印象深刻,但火车站西北草地上一座灰暗废墟却与周遭环境不太搭调。是历史遗迹还是烂尾工程?其实,这曾是VR铁路公司的一座老库房,在2006年春天失火。起火原因莫测,火势难以扑灭,只好任由它烧毁。在那个难忘的晴朗春夜,周围数以千计的市民索性带着惊恐、惋惜和激动的复杂心情,一边喝啤酒一边围观这场大火,呼朋引伴,拍照留念。

对于赫尔辛基市民,这场在集体记忆中熠熠生辉的火灾,其实更是情绪的一个奇妙宣泄口:仓库在熊熊燃烧,我们在安静狂欢。事后为了给这次火灾留一座“纪念碑”,仓库残墙被保留了下来。

迷你城市的福利 触手可及的森林、湖泊和海洋

风光如画:城市中的丰饶自然

相较于迅速膨胀的亚洲城市,赫尔辛基的城市面积非常迷你,市中心格局紧凑,旅行者甚至可以不借助公共交通,单凭步行来迅速探索历史城区。窥视完人文精彩,环绕城市的森林、湖泊和海洋更有着宁静的惊喜等你发现。特别是在深秋,通透澄明的蓝天与浸染上斑斓金红色的树林,林中丰饶的蘑菇和浆果,以及毫不关心人类、只忙着食物储备的野生小动物……想拜访真实可爱的自然,离市中心只需十分钟车程。

要就近享受自然风光,可去西贝柳斯公园(Sibeliuksenpuisto)。它是城西北Töölö区的一片海滨绿地,与海岸线相伴绵延开来的森林和草地,都有适合骑行或徒步的小径连接。再到国家公墓Hietaniemi,寻找拜谒曼纳海姆元帅。这位传奇军人不止领导了不战而胜的苏芬冬季战争,在沙俄军中服役时期,他的脚步还曾秘密地穿越过大半个中国。

芬兰一直是最为亲近森林的发达国家之一,拥有高达约70%的森林覆盖率。其实并不需要用数字来描述赫尔辛基的森林密度,从机场至市中心的火车或汽车上即可看到,几乎所有人类活动都被大片森林温柔包裹起来。整个大赫尔辛基地区还包含万塔(Vantaa)、艾斯波(Espoo)和考尼艾宁(Kauniaisten),由赫尔辛基火车站发出的城市火车串联起整个地区交通。三个卫星城的人口和建筑密度都非常低,一般以火车站为中心松散分布开。相比有点鸡肋的人文看点,这一区域的森林更值得你花点时间漫步其间。

自然之林:桑拿中的冰火两重天

赫尔辛基中央公园(Helsinginkeskuspuisto)的官方面积是10平方公里,其实你只需从市中心火车站骑行穿过Töölö湾公园继续往北,不到10分钟,自行车轮就会带你奔向绵延不断的大片森林。没有围墙与门障把公园从森林中刻意分隔,正如没有规则和限制把芬兰人与森林的紧密联系割裂开。在森林里,你随时可以把自行车停在路边,跳到森林中的苔藓上寻找满地的蓝莓、蔓越莓和蘑菇,并与推婴儿车奔跑的年轻爸爸或健行的老者微笑致意。

到距离赫尔辛基市区十余公里的万塔地区,森林的生机就更为肆意。CafeKuusijarvi隐藏在万塔郊外一望无际的森林中,因紧靠的小湖而得名。名为咖啡馆,但没有人专门为了吃喝前往,而是因为这里有大赫尔辛基地区为数不多的公众烟熏桑拿浴室。烟熏桑拿的原理很古老:在桑拿室内燃火,用滚烫的烟给密闭空间加热,到合适的温度后再把烟放出。

除了火烟加热,桑拿室内还有炉子随时可以加温。对于芬兰人,80度的桑拿才算合格。50度?对不起,那是瑞典人的玩法。在这里办有月卡每天享受桑拿的叔叔们,通常是最喜爱给桑拿加温的厉害角色,他们会问你:“还能再热一点吗?”如果你点头,他们就会挂着狡黠的微笑往炉子里泼水。做好心理准备吧,你很有可能在新一轮热气袭来的第一秒,就捂着脸逃出桑拿房了。对于这种反应,他们会发出爽朗的笑声:在桑拿室里的芬兰人,总是最开朗的。

去邻居家吃喝玩乐 坐船去塔林

物美价廉:去塔林串门的好处

曾经的意识形态差异并没有把芬兰与爱沙尼亚隔离得太远,特别是分列芬兰湾南北的一双都城。加之芬兰语和爱沙尼亚语属于近似语种,连猜带蒙的话,互相能听懂一半左右。在爱沙尼亚独立并陆续加入欧盟、申根区和欧元区后,从赫尔辛基乘船到塔林吃喝玩乐就越发便利了。即使对十三世纪复杂血腥的条顿骑士建城史完全理不清头绪,花一天时间到这里吃吃喝喝,也会收获颇丰。

虽然是欧元区近邻,两处的经济和物价差异却也重新划分了大哥和小弟的座次,所以你的钱包可能在赫尔辛基经历了高物价的瘦身折磨,不过塔林的物价则会让它长舒一口气。不用尴尬,对于大多数赫尔辛基人,他们的想法和你完全一样。因为芬兰国内税太高酒太贵,对于许多赫尔辛基人,“坐船到塔林去买酒”是促成周末塔林一日游的最佳动因,以至于你站在塔林码头上,就能远远看到石质仓库风格的大型酒类超市SuperAlko(Lootsi街4号),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塔林一日游更本土化,回程登船前可把这里作为最后一个目的地来拜访。同样,阔气的塔林人想享受更奢侈的购物时,也会到赫尔辛基去潇洒走一回。

谍影重重:古城的另类打开方式

塔林古城自然是一座黑暗优雅中世纪城池的现代旅游范本,在塔楼林立的天际线下,整座城内都好像在举办一个盛大的梦幻仿古派对,大多数店家全盘古装打扮,欢快地贩卖着黑暗时代的听觉视觉甚至蜡烛香气。不过,在城内还是能找到一些更为现实主义的苏联留痕,比如新古典建筑风格的KinoSoprus剧院(Vana-Posti街8号),如今这里是一座艺术影院,甚至上映过韩国导演朴赞郁的戛纳参展片。而在古城东侧边缘新城区的Viru酒店内,还有一座建在原监视室内的克格勃博物馆(KGBmuuseum;门票10欧元,需预约)。

好奇年青一代塔林人的生活?可以步行到火车站(Baltijaam)以西的Telliskivi区,去看波希米亚族们对旧工厂区的乐活改造。和很多摩登都市一样,涂鸦、精酿啤酒和咖啡馆是这一区域的关键词,不过别错过这里的有机护肤品小店:爱沙尼亚的有机护肤品在整个欧洲都以价廉物美著称。

去往Telliskivi区的路上,你会经过一处古早的跳蚤市场,没有什么刻意复古,这里出售的基本全是本地居民家里拾掇出来的旧货,也有俄罗斯老太太出售苏联时代的徽章,价格公道。你会发现,塔林的新旧融合不在古城里,倒是在这一条铁道边缘地带自然呈现了。

有个夸张的说法,你离开赫尔辛基时口袋里剩下的那些钢镚儿可以让你在塔林开怀畅饮喝到饱。酒店房价和大多数其他欧洲古城相比,也要实惠得多。最妙的是,你辛苦赚来的血汗钱还能换来一段奇妙的旅程,体验别样的欧洲——在这个东欧和北欧文化撞击融合的地方。塔林的美景人见人爱,不用费力你就能感觉到这里的与众不同,将现代和中世纪的内容相融合,塑造了属于自己独有的鲜活气氛。教堂的尖顶、玻璃摩天大楼、巴洛克式宫殿、一流的餐馆、破旧的木屋和阳光和煦的广场组合在一起令人心醉。你可以爬上任意一个瞭望塔眺望塔林古城美景乃至远处的海洋,或是潜入地下,光临一个由拱顶地下室改造而成的气氛轻松的酒吧和咖啡馆,仅仅是漫步在这座城市,就足够惬意了。

(来源:本文来自《孤独星球》杂志2016年11月刊,原标题《赫尔辛基 像本地人一样游荡》编辑 陈旭 文 张小电 摄 张小电、视觉中国。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号:lptravel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