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村志成:疫情之后旅游再起,研学旅游意义深远值得推广

发布时间:2020-04-17 11:31:29来源:今日头条

【导语】:笔者曾提出以“省内优先,省外为次,国际放后”的营销战略之大方向,获得绝大部分读者的认同,也就是疫情之后,先顾好自家市场才是正确的方向。那又该从何处开始展开?

疫情之后的营销,事实上根本就像在瓦砾中寻找失去的宝物一样,真是一场千头万绪状况百出的艰巨任务,受损严重到几近无一幸免的客源市场,虽说有复苏的可能,但从何处下手实在让人困惑不知所措。在日前的文章中,笔者曾提出以“省内优先,省外为次,国际放后”的营销战略之大方向,获得绝大部分读者的认同,也就是疫情之后,先顾好自家市场才是正确的方向。那又该从何处开始展开?笔者认为在此之前,我们得先考虑到底需要采取什么策略?接着再考虑市场的问题,那样可能更容易找到目标市场带动发展。

旅游产业的脆弱性与韧性

旅游产业在这场疫情来袭之际,受到极大的冲击和伤害,重创了整个产业。当然也因此让我们看到了,旅游产业事实上自始至终就具备了“脆弱性”和“韧性”。旅游产业既有脆弱得几乎是不堪一击的一面,同时也有可以期待复苏的韧性的一面,主要原因在于——当一个国家在高度经济发展之后,往往旅游必然成为国民生活的一个部分。

因此,市场因“疫”而毁的可能性不大,因“情”而停的可能性更不大,再坏也都有一线希望,也就是始终存在的客源市场,它的需求注定了旅游产业与生俱来的“韧性”。事实上旅游产业一直以来都具备着“希望”两字的特性,因此,从处处都在发展旅游、各国相继发展旅游的现象来看,就证明了旅游产业是一个拥有极大韧性的产业之一。

旅游产业是受到市场影响甚巨的产业,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因此,当市场出现重大事件事故之时,就会迅速反应到整个产业。所以说旅游产业是一个脆弱性明显、受创性明确的产业一点也不为过。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最需要的是客流,而其他产业更大的则是物流。旅游产业是根据客流人潮来创造“人气”,再根据“人气”来创造“财气”,最后形成“名气”。如此的循环就是旅游产业最为简单的循环创利模式,也就是说没有客流,那么一切就免谈、万事就免论。

因此,疫情之后旅游产业的再起,最需要的就是如何找到可能的“人气市场”。

此次疫情最大特征就是它并非一般的事件,笔者曾在日前有关疫情之后市场营销问题的文章里中,这样写道:“首先从市场的影响面,看疫情的属性特征,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全球性、非单一国性、非属省级性、亦非地区性,足见它的影响面是巨大的。再则,疫情之后,所牵动的就是全球性、大规模、大经济、大社会、大转型、超复杂的问题,而非常态性的市场营销问题。”从上述的说明就可以知道,疫情之后的市场营销,目标市场的设定的确非常困难,但非常重要。因为几乎是整个客源市场全都毁于此”疫”,在这样的状态之下,理论上根本就没有一个较好操作的市场可言,再加上疫情之后旅游者的消费心态和疫情之前有极大的不同,几乎是处于漂浮不定、变化多端的状态,所以疫情之后如何展开市场营销确实有极大的难度。

以疫情之后黄山景区为例

我们看看清明假期,黄山景区为了展开疫情之后的营运,主事者采取了“安徽人免费游黄山的政策”。这就是一种策略的运用。他们也许要的就是要借此机会来试探市场的反应,并找回曾有的快感,同时借此预热市场,再根据市场的反应来决定下一步的策略,说穿了就是要借此机会创造人潮打造“人气”而采取免费游的战略性措施。

但在此之前他们可能疏于对疫情的精细判断,故造成了人满为患的惊险现象,尽管人多的场面早就是他们见惯不怪的景象,但他们可能误判疫情之后,其实最安全、最可靠的战略是“稳步增长、安全为先”,要的不是“量”而是“质”的道理。再则疫情大敌在前,要顾及发展更要考虑疫情是否再犯的问题才对,然而一个深具意义的活动,最后由于人潮汹涌、怨声载道、骂声连连、问题丛生、扫兴收场,真有点白忙一场不知为谁的感觉。

既然采取免费入场的政策了,笔者认为,那么如何让这样的活动,保持着既有产品质量又有教育意义、又具备高度的安全性,这才是主事者最初应该思考的问题。当局设定“安徽人免费游黄山”,这个几乎把总人口6300多万人作为免费对象来展开的活动,当然是一个温馨又深具意义的政策,但如果没有周详的计划的话,那就会是一项根本无法保证品质和安全的活动,最后必然会出现缺乏质量感和安全感的结局。

笔者认为造成混乱的主要原因,在于事前没有设定好免费游景区的对象,因而产生巨大的人流,最后导致空有“人气”,以及既没有财气,还损伤名气的结果。如此,目标市场设定不明的活动,假设今后同样会在其他省份展开的话,那么是否继续沿用免费入场或较低价入场的政策,就应该好好检讨如何实施分流等问题,否则惊险画面依然会再次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笔者,今天想以研学旅游是否可以作为疫情之后旅游发展的一个主要客源市场来探讨,主要理由是,研学旅游和一般旅游截然不同,它是一种带有学习和提升自我能力的活动,同时也是深具教育意学习旅游。笔者认为疫情之后的旅游,既要让来访者借旅游来舒展身心,更应该借此机会在旅游者来访之时,普及防疫的常识与规范疫情之后的旅游安全措施,防止疫情的再犯,这也同样具备了教育意义。

如果把疫情之后的旅游发展以唤起出外旅游为优先考虑,而忘记宣传对疫情的认识的话,那将是问题再起的开始。因此,从需求和供给面来看,两者是有它们的契合点,因此认为这是值得我们来推行的活动之一。

研学旅游特性鲜明值得推广

近年,有关“研学旅游”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各省市都已经开始逐步实施,学界也开始展开了这一方面的研究,各种协会与学会也都相继的成立,旅行社也看准了这个巨大市场,也已经开始根据教育单位的政策要求,正在有序地开始推广,无形中已成为旅游产业的新兴市场,事实上更像是下一个旅游发展的新希望。

从市场来看,“研学旅游”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客源市场,因为它具有市场庞大、总数明确、层次分明、级别各异、实施较易、意义非凡、价值巨大等特性。当然或许也有经济效益相对较弱的缺点,但这绝对不意味着它对旅游产业发展贡献小,相反的由于基数较大稳定性较强,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将会起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从社会教育的角度来看,这个旅游模式贡献巨大,对增强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疫情之后开如进入稳定期时,最有可能运作的市场之一应属“研学旅游”

由于各省的小、中、高生的学生为数众多,市场基础雄厚,又是一个容易被认可的旅游教育活动,既符合市场需求也深具教育意义,是疫情之后最可能快速成为市场生力军的一群,也是最容易调控的客源市场之一。

虽然“研学旅游”模式在中国是一个兴起不久的市场,但在日本早已经是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参加过日本称之为“修学旅行”的“研学旅游”。因此,根据国家教育的需要,这个旅游模式的推广,必将成为国家教育政策的一环,也应该是国家教育部门鼓励的教育活动之一。

事实上就在这个时候,研学旅游也非常需要有一个试炼的机会,而疫情之后的旅游发展,同样的也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且深具意义的人气市场来支撑。因此,由一个有意的教育活动来支撑疫情之后的旅游发展,在现实上来说完全符合双方的需求,如此相辅相成的策略,完全符合各省在疫情之后展开的旅游发展。因此,旅游产业应该可以在这个方面好好计划,在坚持“教育意义为首、产品质量优先,安全第一为要”的原则之下,尽快在有步骤、有条理、有先后、有远近的计划下实施,必将对疫情之后的旅游发展有所助益。

如何展开疫情之后的研学旅游

在前述“省内市场为先”的市场营销战略指导下,开始展开省里游、市里游、县里游的活动。并根据学生的特性和学习需求展开学什么?游何处去规划?接着根据政策考虑与需求去设想,是否采取以免费或是以低于常态性学生票价方式,让参加研学旅游的学生游景区、学习文化、认识历史,这种在旅游中学习以及认识疫情与生活关系的活动,笔者认为是非常值得学界与业界共同探讨的课题。

那么什么是学生的特性?如小学生学的是基础教育,中学生更多的是在进入高中前的预备教育,高中生则在两者的基础上开始进入大学与社会前的教育。三者特色明显、层次分明、功能明确,但都需要透过研学活动来实现学习后的实践性和认知性以及增强基础实力。

再从三者的智能和生理机能来看,小、中生大致还处于幼年和童年阶段,故有诸多尚不成熟之处,因此,知识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还在过着快乐中学习的过程,而高中生在智能与体能上相对成熟视野略广阔些,求知欲普遍较高,是处于苦学中前进的状态。因此,我们在安排与规划整个产品时,都必须针对各个年级的不同特性来设定参观的内容与地方。

我们常说,小孩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因此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最该给与他们的就是让他们认同自己的家乡,再随着年龄的增长,从认识自己的国家到热爱自己的国家,这是必要的过程。因此,疫情之后的旅游发展,完全能够在这个时候为学生们提供巨大的空间,给与他们从认同故乡到认识国家上给与机会教育。因为童年记忆是所有人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研学旅游就是给与他们经由参观学习考察和旅游来创造一辈子最美好记忆的时段与时刻。

而最佳的安排,首先就是各省都必须根据省、市和县级的次序,先找出至少各一个在该省、该市、该县对大家最有影响力、最具代表性以及最有历史价值性的学习参观考察的地方,如景点景区或文化古迹或是各种国家级的博物馆等等地方。再根据这个原则,安排“小学生游县里(近程),中学生游市里(中程),高中生游省里(远程)”的方式展开。

如此,既能根据各学年的各种特性安排参观学习考察,不至于对学生产生过大的学习负担,同时更能借此分散参观点的拥挤。这种根据学年级别来展开的旅游产品,在他们的学习生涯中将对省内重要旅游点进行至少三次的参观学习考察的机会,相信对认同自己的家乡和认识自己的国家有很大的帮助,并在往后的机会里为该省的宣传有所贡献。从结论上来说,事实上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带着这些美好的记忆行走各方之时,对该省的对外宣传也会产生积极而正面的效果和价值。研学旅游对年幼学童来说,真可谓“研学旅游创造童年美好记忆,深刻印象衍生热爱家国之心”。

疫情之后旅游再起,研学旅游正当时

疫情之后与研学旅游,这两者看似毫无关连,但疫情之后两者的互补性,在一定程度上是非常高且深具意义和价值的。因为,一个需要的是市场,另一个则需要一个好场所好地方以作为学习之处。如此“市场在眼前、场所有现成”,正好就是两者的最好结合点。

当然什么是研学旅游,是展开这个新兴市场开拓之前,主事者必须认清的关键问题,研学旅游是借磨练而修得学术等基础知识,同时为了增强提升自身能力的特别学习方式。因此,任何曲解研学旅游的本意将会是一场误人子弟的策略,同时极力主张旅游优先、研学在后的观念,都不符合研学旅游的精神。

疫情之后进入稳定期时的研学旅游,有着一层截然不同的意义,那就是借“研学旅游之事实,行对疫情之认识”也是研学旅游的重要一环。让学生懂得“疫情何来,如何防疫、珍爱自然、拥有爱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理,同时让他们在疫情之后,懂得借此机会“愉悦身心、调适作息、增强体力、做好准备、回归学习”之需。那么这样的旅游产品,必将为疫情之后的旅游发展开启一道光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