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莱塔,重返骑士国度

发布时间:2017-03-10 11:54:07来源:旅行家杂志

【导语】:“欢迎来到骑士们的国度。”这是马耳他旅游的广告语。看过许多由骑士生活所演绎的电影和小说,皆传奇而神秘,因而我对想象中的马耳他充满向往。这传说中的骑士国度究竟是宣传噱头,抑或实至名归?两次游访马耳他的首都瓦莱塔,我找到了答案。

铁翼飞过阿尔卑斯,眨眼已到地中海,空中看到的马耳他岛,形状仿佛飞溅蓝天的斑驳血迹。我从机场坐8路公交车去瓦莱塔,随身完全没带行李。机场附近的公路旁,时不时见得到一丛丛巨型仙人掌和沙漠荆棘。零星聚起的房屋,全都不怎么高,远方能眺望到城区,也是差不多如一团砂色瓦砾洒落坠地后的状况:古城是中间高周围低的,遵循中世纪城堡护城的经典模式——这城市本身,即是世界文化遗产。

老薄荷街以陡坡闻名于世。这是一条很窄且长的街道,单行线,两辆车并排通行都勉强。街两旁的房屋大多四层高,密密实实排成两列,外墙不分青红皂白,全漆成鹅黄色,或者直接袒露马耳他石灰浆略带冷感的青白。地中海风格的飘窗,毫无顾忌地从楼面外伸出来,几乎每栋屋子都有,窗格区分很紧凑,仿佛在屋前挂了剥开来的板式巧克力。我站在陡坡的最低处,面朝圣约翰大教堂的方向,仰头张望:两旁的房屋简直如同列队戎装的骑兵,不由分说地朝内挤压,而陡坡本身也蕴含巨大潮汐般的压迫力和攻击性。这种正战斗着的紧张感,以及地中海殖民地建筑形制所蕴藏的庄严、高贵属性,配合楼面外使阴影鲜明的阳光,隐喻般的骑士形象表现无遗。

一直走到圣约翰大教堂的钟楼前,都是列队骑士巡礼的感觉——如果此处层层叠叠交错的老街旧楼真是骑士,教堂自然就是骑士团的团长。圣约翰教堂是双塔楼结构(马耳他的教堂大多都是双塔,每天钟敲个不停),通体砂黄色,衬托得塔楼六角形尖顶格外醒目。钟塔底下,左右撑开横向空间,纵向十字并不过分展开,有点罗曼式的古早意思,外表看去相当朴素。但进到里面去就完全不一样,是那种近似于矫枉过正的巴洛克装饰风格,金碧辉煌,闪亮耀眼。教堂是由骑士团国亲自主持修建的,不得不认为这一巴洛克风格也很契合骑士精神的至高内涵:外在冷漠,内心炙热。

马耳他圣约翰教堂的内饰是,西西里系地中海教堂当中,我所见过最为华丽的了。规模上固然无法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相提并论,但深色大理石装饰的方正肋柱,配合镂空鎏金的拱饰,以及无处不在的红白底金衬骑士团盾徽……总之,各种地方统统鎏金,给人留下“整个教堂就是一大块细心雕琢过的中空金饰”的错觉。骑士团国通过对城市规划和教堂建造互为参照比兴的奇想巧思,在骑士们离去百多年后,仍成功留存了绵延数世纪之久的宗教对峙局面和全盛期繁荣景象。

接下来一周时间,我都住在老城区的小酒店里,吃搭配了豆芽、咸培根、汉堡排和炸薯条的英式早餐,然后出门散步,假装自己是个地地道道的瓦莱塔人。老街上能找到多得数不清多工艺品店、书店和古玩店,售卖自大航海时代起即往来于各个不同港口之间的精致货品,尤其是玻璃和砂岩制品。老薄荷街上有家书店,店名干脆就叫“便宜书”,以一欧两三本的廉价出售,生意普通。我去了几次,和店主有一搭没一搭聊天,发现他祖辈上竟都是骑士团成员,甚至还出了一任团长。

“先是拿着剑和盾,然后是枪……一直都在战斗。您别看我这样子,二战时,我可给那帮家伙们好好上了一课。”他晃了晃自己空荡荡的左手袖管,得意地对我夸耀道。

至于为什么会弃军卖书,他没有说,我也不方便问。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他至今也是位光荣骑士。

我有幸跟随主游行队伍巡视了那一年的瓦莱塔,仿佛自己也是骑士团久远历史中的一员一般:身边一群群化装成骑士的职业演员和普通市民,高声喧哗,狂饮乱舞,完完全全激战凯旋的架势。甚至两三岁的小孩子,也被父母们穿上精心准备的、色彩犹如瑞士卫队成员般鲜艳夺目的“骑士盔甲”,骑着塑胶战马,横穿队列。

好吧,这里确实是,也将永远是骑士们的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