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城市联合会微信
  • 关注城市联合会微博
  • APP
    客户端
  • 手机版

关林国际朝圣大典

发布时间:2016-06-24 11:49:09来源:洛阳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导语】:关林因厚葬关羽首级而名闻天下,1994年,应海外关庙人士及宗亲组织的要求,洛阳关林成功举办了首届“东方文化寻根游暨中国洛阳关林国际朝圣大典”。

洛阳关林北依隋唐故城,南临龙门石窟,为海内外三大关庙之一,是中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群。

千余年来,关公被视为忠义化身和道德榜样,受到广大民众的普遍敬仰,其“忠义仁勇”精神更是蕴涵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林因厚葬关羽首级而名闻天下,1994年,应海外关庙人士及宗亲组织的要求,洛阳关林成功举办了首届“东方文化寻根游暨中国洛阳关林国际朝圣大典”。随后,一年一度的中国洛阳关林国际朝圣大典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不仅是洛阳民间文化活动的盛事,也成为洛阳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

大批港台港澳、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华人越洋跨海前来祭拜关帝,美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几十个国家的外宾也专程前往参加大典,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图片来源:CRIENGLISH.com)

几十面大里王排鼓分布场上,鼓声振耳。乐手们,身着宫廷服装,手拿笙、箫、笛等乐器,演奏着带有浓郁古都风韵的乐曲。婀娜多姿的《关林神韵》和雄浑浩荡的《威武关家军》舞蹈之后,大型仿古朝圣祭祀仪式开始,古乐声中,演员装扮的关公身披战袍,在周仓、关平的护卫下手舞青龙偃月刀威武登场。之后由洛阳市文物部门按照关公传统祭礼,举行了大型仿古朝圣祭祀仪式,随后中国社会各界代表、海外侨胞及客属代表集体向关公像朝拜。

来自海内外的朝拜团队和社会各界人士一起来到大殿祭坛前,行祭拜礼,恭读祭词,共同怀念关公忠义仁勇的精神,共同祈愿国泰民安、华夏一统。

祭奠关公的朝圣大典已经有了上千年历史,最早的祭奠仪式是从封建王朝官方祭祀开始的。

官祀

关羽被封建王朝官方祭祀,大约始于北宋徽宗宣和年间。在此之前,真宗大中祥符年间虽有“关公解池斩妖”的神话传说,史籍里也有真宗皇帝派官到当阳玉泉寺祭祀关羽的记载,但没有形成定制,祭祀也不规范。《宋史·志五十八·礼八》记载:宣和五年(1123)羽被加封为“义勇武安王”后,“从祀于‘武成王庙’”,这是目前见到的正史记载祭祀关羽的最早资料。“武成王”是唐肃宗李亨于上元年间(760-761)给春秋时期姜太公吕望(字子牙)加的封号。此时羽还是作为配角从祀于别的主神。

明代,将关羽由“从祀”升级到“专祀”,祀典也日益隆重。《关帝志·祀典》称:“明嘉靖年间(1522-1566),定京师祀典,每岁五月十三日遇关帝生辰,用牛一、羊一、猪一、果品五、帛一,遣太常官行礼。四孟及岁暮,遣官祭,国有大事则告。凡祭,先期题请遣官行礼。”另据《明史·志二十六·礼四》记载“以四孟岁暮,应天府官祭,五月十三日,环路南京太常寺祭。”由此可知,明代的京师北京和应天府南京每年的四季之初、岁暮除夕和五月十三日,皇帝都要派遣专司礼仪的太常寺官员前往关庙祭祀关帝,拜祭的礼品亦有严格定数,不得违犯规制。凡国有大事和朝廷有重要活动,都要派官员到关庙向关帝报告。

进入清代,祭祀关帝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规格也更加提高。清世宗雍正三年(1725年),京师增加春秋二祭,变原来的一年一大祭为三大祭。越一年,由太常寺奏定,朝廷颁布祀仪如“中祀”制,五月十三日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果五盘、帛一匹;春秋二季的祀礼同文庙(祭祀孔子)一样,牛、羊、猪各一头,豆类十种,帛一匹。规定“前殿大臣承祭,后殿以太常长官承祭”。

清代后期,祭祀关帝的典礼达到极盛。咸丰三年(1853年)将关帝正式列为“中祀”,祭关要“行礼三跪九叩,乐六奏,舞八佾,如帝王庙仪”。

这种官祀大致在民国初年军阀割据,战乱不止,政权更迭的形势下停止。

民祀

民间祭祀关羽的活动是随着统治者的倡导而逐渐兴盛起来的,大致与官方的祭祀始于同一时期。据清嘉庆版《关帝圣迹图志全集》记载:“每岁四月八日传帝于是日受封,远近男女,皆刲击羊豕,伐鼓啸旗,徘优巫现,舞燕娱悦。秦、晋、燕、齐、汴、卫之人肩毂击,相与试枪棒、校拳勇,倾动半天下。”这段简短的文字,不仅记述了民间祭祀关帝的时间、所献礼品而且还实录了开展祭祀活动的地域及祭祀形式:在传为关羽受封的这天,男女乡民杀羊宰猪,击鼓吹箫,载歌载舞,前往关庙祭拜;各种戏剧艺人和专替人祈祷的巫师亦在关庙内演出祷告;会武术的教师相互比试枪棒练习拳勇,争相献技。参加祭祀活动的人很多,以至肩摩毂击。而且这种活动遍及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几乎占了大半个中国。

战略合作伙伴

邮箱登录|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版权说明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50424号-1

本单位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宋云锋律师、贺雯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