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14 10:14:08来源:牡丹江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导语】:今年1至6月,牡丹江全市共实现旅游收入44.93亿元,接待游客612.61万人次,分别同比增长21.95%和24.07%。如今,旅游业已成为推动牡丹江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文旅融合,更让牡丹江前进的步伐变得铿锵有力。
到牡丹江来旅游,最吸引人的是冬季雪乡那如梦如幻般的童话世界、镜泊湖那令人神往的冰雪胜境、广袤黑土地上那浩瀚壮阔的林海雪原,夏季旖旎的镜泊湖风光、神秘的火山口地下森林、珍奇的动植物、朴实的风土人情,以及独具特色的历史人文景观……牡丹江山青水秀,风景秀丽,民风纯朴,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游客来这里赏雪戏雪、观光避暑,享受惬意的旅行。
今年1至6月,牡丹江全市共实现旅游收入44.93亿元,接待游客612.61万人次,分别同比增长21.95%和24.07%。如今,旅游业已成为推动牡丹江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文旅融合,更让牡丹江前进的步伐变得铿锵有力。
年初以来,牡丹江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推进公共文化场馆建设,“牡丹江公共文化云”数据平台上线运营;继续开展“结对子·种文化”“百万文化能人培训”和“红色文艺轻骑兵”等文化活动,惠及更多城乡居民。大力实施文化产业发展工程,大力培育网络文学、编剧、影视动漫等新文创产业;组建成立新文创招商专班,重点推进爱熊猫小镇、保利新文创小镇等7个项目;强化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深入推进遗产保护利用工程,持续深化文化交流工程。
上半年,牡丹江市旅游产业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域旅游是重中之重。牡丹江市高质量完成了《牡丹江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9-2025年)》、《牡丹江市冰雪旅游专项规划(2019—2025年)》和《牡丹江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方案(2019-2021年)》的编制,为全市旅游产业升级发展明确了11个方面、63项工作任务和70个招商项目。统筹全市自然生态、历史民俗、红色文化资源,在做精做美特色优势资源、放大核心竞争优势,编制形成了“旅游+文化、农业、商贸”等7个“旅游+”专项产业融合方案,从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发展举措和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全要素、全环节的明确和部署,为牡丹江市旅游产业扎实发展和跨步跃升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文旅融合发展上,下大力气、做足文章。依托文化遗产资源,设计推出中东铁路文化游、“八女投江”红色精神传承游、“穿林海跨雪原”等地域文化体验游线路6条。开展讲好牡丹江故事活动,启动编纂反映地域历史和人文元素的口袋书《好韵牡丹江》。先后在三道关国家森林公园、横道东北虎林园以及黑宝熊乐园组织开展“公共服务进景区”系列活动。市图书馆以林海雪原和镜泊湖为主题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收集整理《渤海国志长编》等地方文献近3000种,6000余册(件),让更多的人通过经典著作了解牡丹江、认识牡丹江。
好的旅游发展环境,离不开服务与监管。年初以来,牡丹江市连续开展冬季旅游市场、边境旅游市场、“不合理低价游”、“黑船、黑车、黑社、黑导”等行业乱象整治行动,雪乡景区“影子监管”为雪乡经营季平稳运营提供有力保障。强化旅游安全管理,相继开展旅游市场安全大排查、大体检等活动。“厕所革命”稳步推进,牡丹江旅游集散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全面推行旅游诚信基金,实现旅游投诉先行赔付,为游客提供了简明快捷的维权通道……不断优化的旅游环境,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牡丹江观光游玩。
“以建设文化旅游强市为总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落脚点,按照‘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融合创新’的工作思路,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工作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接下来将继续强化项目推进,强化规划的落实,加强沟通,形成工作合力;强化工作协调,力争实现文旅融合发展新突破。
文化和旅游相辅相成,共生共荣。“从文化旅游的核心来说,旅游者要的不仅是文化。更是文化感,一种文化体验。”相关专家建议,牡丹江市在发展文化旅游时,要通过对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特别是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文化体验旅游、研学旅游、休闲旅游等各种旅游形态和产品,创新活化旅游业态,盘活旅游资源,从而构建牡丹江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框架,让融合更加开放广阔。
文化是旅游的根,实现旅游和文化的有效融合、深度融合、有机融合,是发展旅游业的关键所在。文旅融合形在“融”,利在“合”,既要重视文化思考,也需提升旅游体验,要更大限度调动文化资源和市场活力,精确梳理游客需求。此外,另一个关键是要做出文旅商品,把可利用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产品,把产品建设成精品,仔细打磨、精雕细琢,把精品上升为品牌,使牡丹江市的文旅融合发展更具“质感”。
冰天雪地,青山绿水;风光独特,盛装迎宾。牡丹江文旅融合发展正逢其时,未来,这里将成为更多海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