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4 10:23:00来源:成都商报
【导语】:塑造“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已经有了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未来,将在立足现有优势的基础上,精心部署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提升成都国际化水平。
制图 李开红
三城:
世界文化名城、世界旅游名城、世界赛事名城
三都:
国际美食之都、国际音乐之都、国际会展之都
城市如同语言,是人类最伟大的艺术品。而城市营造旨在综合运用城市设计、资源整合、创意美学、形象营销等手段,对城市有机生命体进行多维运营、价值创造,深度挖掘提升城市形象气质、品牌价值、环境风貌,最终形成鲜明特质、稳定机理和独特印记,就成都而言,如何通过城市营造为城市发展注入更持久的经济活力、人文魅力、生态引力?刚闭幕的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明确,要通过全面塑造发展环境提升城市软实力,积极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高标准打造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通过塑造“三城三都”城市品牌,提升城市文化沟通能力和全球传播能力。
具体怎么做?昨(12)日,记者从成都市旅游局、成都市文广新局、体育局等部门获悉,塑造“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已经有了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未来,将在立足现有优势的基础上,精心部署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提升成都国际化水平。
世界文化名城
推动天府文化创新创造 构建“文商旅”融合的产业形态
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贯彻新思想,开拓新实践,对成都奋进新时代新征程作出全面部署,明确了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发出了建设现代化新天府的号召。聚焦天府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高标准打造天府文化标志和品牌,高质量发展“老成都、蜀都味、国际范”的文创街区和文创小镇,高水平推进天府锦城、天府自然博物馆、天府文化国际中心、少城国际文创硅谷等重大项目,努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
历经千年沉淀、凝聚、升华的天府文化,是历史成都的精髓、是当代成都的灵魂、是未来成都的旗帜,构成了成都独特的颜质、气质、品质,是建设现代化新天府的丰厚滋养和创造源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传承发展天府文化后,我们对天府文化的历史文脉资源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下一步,成都将围绕传承发展天府文化,建设全国重要的文创中心,进一步激发和释放天府文化的创新创造活力,优雅时尚的品位,努力营造现代文化创意产业生态圈。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将结合“中优”,以构建“文商旅”融合的产业形态,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的典范区、起步区和示范区为目标,启动实施一批彰显天府文化特质和品位的重大文创产业项目,重点推动一环路以内核心区域“天府锦城”的优化提升,主要是通过系统的创意策划,突出延续展示天府文化的历史文脉,着力彰显优雅时尚的品质和气质,建设打造或优化提升天府文化公园、宽窄巷文化旅游区、大慈寺文化商业区、锦江岸文化交往区、文殊坊文创区、浣花溪历史风景区、猛追湾市民休闲区、水井坊酒文化旅游区、音乐坊音乐旅游区、武侯祠三国城文化旅游区等重大项目。
这些项目,都将以文化为魂,要通过创新创造,植入天府文化,呈现天府文化的历史魅力,彰显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时代活力,这必将成为推动成都城市能级提升,开启千年新变的新引擎。围绕提升世界文化名城、世界赛事名城、世界旅游名城和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的世界影响力,将专门出台推动文化体育旅游融合的政策措施,着力打造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中国网络视听大会、成都创意设计周、天府文化周等一批国际知名的文创品牌。
世界旅游名城
塑造世界级旅游IP 构建“7+5”旅游产品体系
张艺谋说,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对于更多旅行者而言,成都更是一座“来了还想再来的城市”。未来,成都还将在旅游产品结构优化、全域旅游发展、公共服务配套提升、旅游智慧双创发展、“旅游+”产业融合、绿色低碳发展、对外开放合作、旅游国际化营销等方面,通过八大工程建设,全面提升成都旅游业国际化水平,目标则是打造世界旅游名城。
“目前,成都旅游产品结构以传统观光旅游为主导,休闲产品缺乏多元性,度假产品体系尚不完善,特别是缺乏世界级休闲度假产品、都市旅游产品”在成都市旅游局局长多央娜姆看来,打造世界旅游名城,首当其冲的是实施世界级旅游产品体系构建工程,塑造核心IP,打造世界旅游品牌。
据悉,成都将深度萃取熊猫文化、三国文化、休闲文化、美食文化等文化精华,做强大熊猫国际旅游目的地等一批世界级旅游产品支撑,加快构建“7+5”的旅游产品体系。包括:遗产观光、蓉城休闲、时尚购物、美食体验、商务会展、文化创意、养生度假7个核心支撑产品和低空旅游、自驾旅游、医疗旅游、科技旅游、工业旅游5大特色旅游产品,为成都市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提供强有力的产品支撑。
今年起,成都将构建以航空、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地铁为主骨架,干线公路、景区专用道路及慢行交通系统为补充的现代旅游综合交通体系。
建立国际旅游购物离境退税和便捷支付体系,在主要景区(点)、宾馆饭店、购物场所、特色街区等增加外币兑换点,扩大外币银行卡的使用范围,逐步实现外币银行卡刷卡消费和国际移动手机支付。
建立国际化旅游咨询和集散服务体系,将天府国际机场和双流国际机场打造成为亚太国际旅游枢纽中心,放大成都口岸对主要客源地国家或地区实行72小时免签和落地签政策,将成都火车北站、茶店子客运站建设成为国家一级旅游集散中心。配套建设“成都旅游咨询体验中心”,完善咨询服务、投诉处理、宣传营销、应急救援、落地自驾等服务功能。在区(市)县以及主要景区(点),设置多级旅游集散咨询服务中心(站点)。
建立国际自驾旅游服务体系。在全市主要旅游交通环线和旅游专线公路新建和改建一批旅游休息站(点),到2022年,力争实现全覆盖。
世界赛事名城
坚持引进与自创相结合 打造成都体育竞赛品牌体系
对于世界赛事名城,成都给出了自己的解读:拥有国际一流的体育设施,举办若干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具有健全的赛事体系和相对发达的赛事产业,体育赛事融入和服务城市发展的作用突出,在国际体育赛事领域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城市。打造世界赛事名城,可以合理布局成都大型体育场馆和重大体育赛事,将充分发挥赛事和场馆在赛前和赛后的“人气吸附效应”,改善城市群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布局和人文格局,助推成都城市建设发展从单一区域中心向大都市区和国家中心城市转变。
创建世界赛事名城既是新常态下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西部经济中心、西部文创中心、西部国际交流中心的“助推剂”。成都自2005年首次举办国际赛事——世界大力士锦标赛以来,随着逐年国际比赛、全国性比赛和省市级别赛事的增加,基本具备了创建世界赛事名城的基础。从成都目前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态势和“三步走”战略定位,创建国际体育赛事名城既要汲取北上广深津特大城市国际体育赛事名城打造的思路与精华,也要积极借鉴国内外中小城市体育赛事名城打造的方式与经验,充分发挥成都特大城市带动引领作用和生态休闲文化的优势。
那么,将如何打造世界赛事名城呢?成都提出了一个13年的“三步走”的目标:2018年—2022年:举办的国际体育赛事达到25个,其中洲际杯以上级别赛事达50%,具有自主IP和成都文化特色的赛事达30%。优先启动建设“北部场馆区”的成都国际足球中心、专业冰篮球馆,“南部场馆区”的奥体中心网球场,“奥体城”的山地自行车赛道;2023年—2026年:举办的国际体育赛事达31个,其中洲际杯以上级别赛事达60%,具有自主IP和成都文化特色赛事达40%。启动奥体城核心场馆区的奥体中心主体育场、主体育馆、室内自行车馆、射击馆、三岔湖水上运动中心等场馆建设;2027年—2030年:举办的国际体育赛事达40个,其中洲际杯以上级别赛事达75%,具有自主IP和成都文化特色赛事达50%。力争奥体城核心场馆区建成并投入使用。
成都提出,将通过以下路径创建世界赛事名城: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合作,提档升级现有国际赛事;坚持引进与自创相结合,打造成都体育竞赛品牌体系;加大力度,实施体育赛事“一区一县一品牌”计划;尽快兴建一批大型体育场馆设施,逐步形成完备的城市体育赛事场馆体系;打造和引进专业化赛事营运管理实体,逐步构建规范发达的市场化体育赛事运营体系,争取用9~13年时间,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世界赛事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