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城市联合会微信
  • 关注城市联合会微博
  • APP
    客户端
  • 手机版

从日本传统习俗753的意义,谈坚守与遵循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20-11-06 17:31:36来源:今日头条

【导语】:传统文化习俗作为一个国家的民间节庆活动,一直以来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文化资产,也是国家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文化习俗。

传统文化习俗作为一个国家的民间节庆活动,一直以来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文化资产,也是国家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文化习俗。长久以来传统文化习俗一直就是伴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家庭成长的动力之一。所以传统文化习俗,是一个国家发展上的重要支撑,因此,必须坚持、延续以及传承,否则这股强大的动力,将会在不被重视的情况之下丧失。

传统文化习俗是极具生命力的节庆活动,意涵、意味、意义深远,既有教育性、亦有启发性,更具备了一股神圣之力。故自古以来始终伴随着每个人的成长,因此“记忆有它,存在有益”。

“传统”指历史沿传而来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等,“传统文化”则是文明演化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而“习俗”则是指是在某个地区或社会,自远古时代以来一直流传至今的习俗。

世界各国、各地、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习俗;而尊重传统文化习俗早已经是普世价值之一。东方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其核心,当然还有道教、佛教等等文化形态中就包括了,古文、诗、词,曲、赋以及民族音乐、戏剧、曲艺、国画、书法灯谜、对联、射覆、酒令、歇后语等等。

而其中和每一个人相对关系较为密切的大概就是民间“习俗”了。特别是成长过程中,根据年龄成而形成的各种礼节、礼数的习俗,相信各国都自己传统习俗,而这些都不乏和敬天地鬼神有关,是一种心灵的寄托也是一种慰藉,更是一种神奇的敬意。这种意义深远的习俗活动,往往都成为每一个国家民族的重要庆典和节事,是伴随着我们成长的一种象征也是一种证明。所有人都透过习俗而潜移默化的了解其意义并植入其心,成为往后的记忆的同时,也形成一股莫名的约束力,这就是传统文化习俗,所具备的一种巨大的魅力。我们从小大概就是从习俗中慢慢地学会与知道,如何敬天地鬼神,并从中知道了洁身自爱的道理。

日本的神社与习俗

所谓的神社是基于对日本固有的宗教神道信仰的一种宗教仪式场所。一般产土神(如土地神)、天神地祇(如天神国神)、皇室氏族的祖神,伟人、义士等之灵被奉为神,在神社被供奉。根据日本教育,文化,体育,科学和技术部的资料,目前日本全国约有85000个神社。包括成千上万的未经注册的小神社,日本全国大概共有100000多个神社。 此外,近畿地区还有许多创建历史悠久的所谓的生国魂神社等。

而各种地方习俗往往都和神社有绝对的关系,因为那里所供奉的神,都和平民百姓有着切身的关系。所以日本国民在成长过程中,所有传统文化习俗仪式,通常也都是在神社举行。因此,神社在日本国民心目中的地位始终居高不。由于散布在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神社无数,有在居家旁的超小神社,也有在深山里头的神社,或散落在大城市中的神社,更有因经济发展而不得不占用神社的地块时,把它移到大楼顶楼的神社。足见日本神社早已经成为,日本国民重要的精神寄托之场所。

日本重要的习俗753

所谓的“753”指的是孩童到了7、5、3岁时,会由父母和家人带领着到神社去神社参拜,汇报众神并祈求平安健康成长之重要仪式。过去这个活动通常都在11月15日举行,至于为何是这个时间,据说这种神道仪式,始于江户时代,在旧历的年历内正式执行。旧历的15日过去称为28宿的鬼宿日(也就是恶魔不出没的那一天),据说做任何事都很好。 此外,旧历的11月是一个农事大收获后感谢众神的月份,而满月的15日除了感谢神明外,同时也是感谢孩子的成长特来祈福之意。

各个年龄的意义不同

如今,“ 753”这个名称在该年龄段已被视为同一事件,并且正形成一股趋势,但实际上是每个年龄段分别实施,它都是一个不同的仪式,这三个不同年龄的仪式被称为“ 753”。但原本的神道仪式内容有略微淡薄褪色,似乎被认为是同一件事。为此,即使是现在,庆祝活动的年龄和内容多少也因地区而有所不同。

据称关东地区被认为是起源。满3岁时(实际是满2岁的那一年)称为“头发置之仪式”(意味从这个时候开始女孩可以开始留长发之意),主要由女孩来接受该仪式(在某些情况则由男孩来接受)。在江户时代,习惯到3岁前还剃发,之后就举行一个结束的仪式,从此女孩就开始可以留头发了。每个男孩则在5岁那年(满4岁那年)则行“袴仪”式。 意味着从那个时候开始男孩们开始穿着“袴”(类似跨裙裤)。女孩7岁(满六岁的那一年)被指定为“带解之仪”式,主要是由女孩来接受该仪式。这个仪式主要是告诉女孩可以开始使用与成年人相同的宽衣带之意。最近,在某些情况下,无论性别如何,三次都进行的案例也有。以上的习俗,据说日本认为奇数为吉祥数字的说法,而这一点则深受中国的影响。

众所周知过去日本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影响,很多习俗事实上基本都是从中国传入日本。从上述的内容中多少可以看出端倪,如过去的日本也采取中国所实施的旧历为年历,但在明治后改成新历为年历。

从日本传统习俗753的意义,谈坚守与遵循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每个人都经历过的岁月753

每年一到秋季所谓的“753”一词,就会逐渐成为各个家庭的重要话题,原因是“753”仪式,在所有人成长时基本都必须有的仪式。这个活动的由来,根据较为有力的说法是1681年11月15日开始,为祈求馆林城主德川德松(江户时期的第五代将军德川纲志的长子)的健康而举行的仪式。11月15日是一年一度的活动(根据神社厅的说法),以庆祝儿童的成长,并借此到神社向众神汇报之意。现在它在日本各地都非常盛行,但它最初是关东地区的当地习俗。最终,这个仪式开始在京都和大阪举行,最后逐渐在日本各地蔓延。

千叶神社见闻

为了实际了解并学习,10月31日我特意从东京前去邻县的千叶县“千叶神社”考察学习,这一天风和日丽、万里无云是一个极佳的好日子。疫情的枷锁挡不住学习的冲动,按照规定带上口罩出行。再则千叶县是因为离东京不远,听说那里也非常有名,有前去深入学习的价值,并有意透过亲自目睹和学习后,将所见所闻向读者解读,这个仪式的由来和意义。

当我下车后仔细的边走边看久违的千叶市,由于工作关系过去曾经多次来此,尽管不陌生但还是感觉这里整体变化很大,沿路步行到千叶神社大约用了10分钟。这是一个隐藏在公园里的神社,远观那绿意盎然的绿树林,树林间隐约地透露出那熟悉的大暗红色彩,一眼就认得那肯定就是“千叶神社”。我站在神社门前看了一会儿,那美丽鲜艳的色彩让我止步静赏了一会,这就是东方的寺庙特有的色彩,鲜艳中带着一股严肃气息,沉稳而宁静,有一种一望心静、再望心安、三望心平之感。

庄严的神社隐藏着中国文化的影子

尽管日本疫情依然严峻,但在这样重要的日子里,神社的重要节事活动,依然引来众多的信徒前来参拜。当我踏进庄严的千叶神社大门,让我惊讶的是呈现在我眼前的一个八角亭,彷佛就是走进风水学的世界。这个把八角亭的上端各个角落,写着乾宫、坤宫、震宫、巽宫、坎宫、离宫、艮宫、兑宫和十二生肖,心想这不就是中国的八卦和生肖吗?地上则深刻着天干地支与东南西北方向,八角庭的中段还写着各个生肖的属性与应该注意什么。从这个八角亭所透露出来的讯息来看,基本上完全忠实地反应出阴阳学说在这个神社里,足见日本神社和传统文化习俗同样的深受中国的影响。

日本传统文化深受中国的影响

在神社的大庭院上,站满了众多准备参加仪式的家长带着小孩,尽管人多却是毫无喧之声相当安静地依序等待祈福仪式。在这样喜庆洋洋的日子,神社却是庄严依旧,可以感受到大家对神社之敬畏。我看到大庭上,由于到访的人多无法靠近主殿的人,各个就地朝向主殿方向深深一礼。而能够走近主殿的人,则按该神社敬神礼之习惯,先一个礼节,再丢个硬币到“赛钱箱”里,再合掌两声,接着再将内心要说的话,依依详细的禀告,最后结束时再行一次礼后离开。这就是一般日本神社的基本礼仪,当然有些地方也有自己的方式,通常也都会写在公告栏上,让信徒理解与遵守。

由于按照规定只有参加“753”仪式的孩童和家长,才可以进入神殿接受仪式。届时由神社住持来主持各种仪式,此次因规定无法进场拍摄实际的753仪式略感遗憾,但可以确定的是仪式是相当神圣而庄严。

从眼神中看出虔诚之心

由于疫情关系人人都依规定带上口罩,无法看清大家的表情,但从眼神里依然可以看出他们的喜悦,从他们微动的口罩就可以判断出,各个都是对着神明念念有词,相信在他们内心深里一定有很多话,要向他们信奉的神明祈求阖家平安保佑健康。那种虔诚之心,看在眼里就知道,他们双手合掌就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期待。

或许就是疫情的关系,百姓反而更需要有个心灵的寄托,因此,当天到访千叶神社的人相对是多的,当然都依照规定带上口罩诚心膜拜。在阳光普照、微风徐徐吹来之下深感秋意甚浓,但信众的虔诚之心,却掀起一股热气,让人有种热气胜过秋意之感。

大庭内一处供信徒拈香祈安之处,檀香冉冉而升在微风吹动下,香气四起散播周围,顿时让庭内的气氛有如笼罩在圣境之中的感觉,庄严而肃穆,一进日本的神社就会很自然的安静下来,在心灵上总是平静许多。在典型的日本庭院的搭配下的“千叶神社”,尽管范围不大却依然有着小桥流水和悠游池中的金鱼在那里逍遥慢游着,显得格外引人瞩目和羡慕。那是一群在神社里天天听着祈福之声而成长的鱼儿,天天有人关心、有人观赏赞赏,应该算是最为幸运的鱼儿了。

我的总结:散处在日本各地的日本的神社都非常庄严,各种仪式基本完全按照古礼仪来进行,习俗规范保存相当的完整。环境优雅宁静,气氛严肃,略有规模的神社,基本都兼具日本庭院的特色。各种节事活动,礼仪规范严谨,着装要求严格,道具规范齐全,丝毫不含糊,虽然各地的习俗略有不同,但各具特色且绝对不违传统规范和精神。

我们知道目前很多地方,一开始就将寺庙作为景区去开发,但非常遗憾的是太多寺庙的住持,都乐于把寺庙变成旅游胜地,却完全忘记寺庙的意义。同时忘了一个寺庙,如果没有圣境何来圣地可言,更不用说哪来的旅游胜地之说呢?长期以来,我就一直认为,任何主张自己的寺庙就是旅游胜地的,首先就必须把寺庙的圣境给做好,这样才能成为圣地,最后才是旅游胜地的寺庙。否则,自称是旅游胜地的寺庙,都是无稽之谈。

战略合作伙伴

邮箱登录|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版权说明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50424号-1

本单位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宋云锋律师、贺雯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