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翻版的熊猫地铁 有温度的成都文化

发布时间:2016-08-03 09:29:39来源:四川新闻网

【导语】:成都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通试运营,成都地铁线网中最为重要的“米字骨架”也随之正式成型。

萌翻版的熊猫地铁 有温度的成都文化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8月1日上午8点26分,成都地铁3号线首发车鸣笛,“盼达”号熊猫主题列车载着第一批乘客缓缓开出太平园站,一路向北,驶向军区总医院站。成都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就此正式开通试运营,成都地铁线网中最为重要的“米字骨架”也随之正式成型。

说到成都,不得不说“熊猫”是这座城市一张闪亮的名片。途经成都大熊猫基地的成都地铁3号线更是将“熊猫元素”玩儿得淋漓尽致。站内的熊猫艺术墙画、熊猫座椅、熊猫立体雕塑……车厢里的熊猫头型拉环、熊猫头型车窗、熊猫元素海报、熊猫座椅挡板,就连地面上都配以粉红色的熊猫脚印……匆匆而过,一种感觉:大写加粗的萌!身在其中,渐渐觉出:一座城市竟能如此用心,如此贴心。

中国的文化名城并不只有成都一座,但要将“文化”与“温度”结合得恰到好处的,成都必有一席之地。在成都,“文化”不再是只印刷在教科书上的文字和图片,不再是只陈列于博物馆内的古董和文物,不再是高高在上不能触及的符号,也不再是冰冷遥远与我无关的历史。

成都文化的温度来自于细节。就说这刚刚开通的地铁3号线,7个文化艺术重点站的打造,个个都有成都特色。除了熊猫元素,在驷马桥站,用驷马高车纪念司马相如;在春熙路站,看现代都市碰撞百年金街;在新南门站,听合江亭《水润成都》与《天作之合》的故事;在高升桥站,叹三国历史成就蜀相孔明;在红牌楼站,感受民族交融促成的红牌盛景;在省体育馆站,体会色块运用营造的十足动感……布后街口,可以看到写满方言的地铁通风口;红星路上,可以看到刻有老街名字的方砖;金沙遗址、熊猫基地、宽窄巷子等点位,还可以目睹雕有文化浮雕的井盖……成都的文化,被赋予了更多更生动的形态,无处不在,浸润心田。

成都文化的温度来自于包容。回溯往昔,虽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成都却始终以包容之姿接纳着五湖四海之才。今日的杜甫草堂,是成都的名胜古迹,而杜甫本人却并非川人,与之同堂供人瞻仰的陆游和黄庭坚,声名赫赫的诸葛亮、浣花夫人等也都不是成都人,但他们在蜀中得到了重视。至于唐代安史之乱后,中原动荡,更掀起了“天下诗人皆入蜀”的盛况。外来精英先进技术的融入,也直接推动了巴蜀文化的崛起与发展。如今的成都,依然用包容的态度接受着多元文化。航空第四城、领馆第三城,271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接二连三举办高规格国际性盛会,成都这座不沿边、不靠海的城市愿意“学回来”,也愿意“走出去”,越来越有“国家中心城市”之态。

成都文化的温度来自于创新。历史文化街区如何保护?宽窄巷子给出了答案。历史遗存如何激活?金沙遗址博物馆成为了典范。文化古镇如何复兴?安仁古镇等也提供了参考的价值。而如何将城市工业用地更新和工业遗存保护相结合?看看今天成都东边的新型旅游景区“东郊记忆”,就都能明白。在成都,“文化”不是只供老年人研究的东西,也是年轻人释放创意实现梦想的载体。众多文创园区应运而生,无数idea落地转化出成果。历史文化究竟该怎样保护?使之延续,让其发展,恐怕就是最好的方式。而在成都相关政策的扶持下,文创也让这座城市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当然,成都文化的温度最终表现在留恋。熊猫基地是外地游客期待的景点,其实,成都本地的小伙伴也迷醉于滚滚的呆萌。一段熊猫饲养员的视频能刷爆成都人的朋友圈,一张熊猫邮局买到的明信片能爱不释手一直珍藏。在外求学的游子最终还是期待回到家乡,异地来蓉的人才也愿意成为一名“蓉漂”,这座城市如此得人心,因为它能让人感到温暖,遇到机遇,看到希望。说成都是“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也好,是“最具文化软实力城市”也罢,笔者认为,让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有家的感觉而恋恋不舍,就是对一座城市最高的肯定。

文化,一直都是城市的支撑力量,也是城市的发展动力。今天,可爱的熊猫地铁启动了,将运载着更多有梦想的人去往实现梦想的地方,成都的文化也将在不停滚动的时间齿轮中迸发出新的有温度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