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村志成:武汉解封疫情之后曙光再现,如何开展好客民宿「怡情」

发布时间:2020-04-10 11:00:27来源:今日头条

【导语】:疫情之后,最大的新闻莫过于4月8日武汉解除了封城,这个在疫情之后带有指标性的举措,让市场开始有了一点曙光,尽管还是微弱的光芒,但依旧是受到大家的欢迎,尽管是微弱的光影依然照遍各地,让大家开始有了重见光明之感。相信这就是希望的开始,这就是疫情之后的好机会,相信这是普遍的看法。

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开始出现后,迅速传遍世界各地肆虐全球,至今仍然毫无停滞的趋向,此起彼伏的状态依然存在,让人难以捉摸。因此,让世界各国国民人心惶惶,为了生活而疯抢物质的现象时有所闻,而所谓的“封城”和“锁国”竟然成为今年出现在新闻媒体最多的字眼之一。“封城”让国民的生活产生极度不便,更让内心感到极度的不安和不祥,但又是不得不实施的举措。而“锁国”更让世界各国的交流停滞不前无法展开,直接影响了世界各国之间的国民交流,事物交涉与物资的交通,让世界的经济大受损失,搅乱了整个世界的各种活动的秩序。

疫情来临民宿停息

而近年在中国备受关注的新兴产业——民宿,虽然还不算是异军突起的产业,但至少它的出现也让旅游业界兴起了一股热潮,跟风的现象四起。我们从散落在全国各地的民宿数量,就可以知道它的增长速度的确是相当惊人,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所谓民宿快速的在城市、乡间与山区一幢幢的建起,让人看了几近眼花缭乱。如今这个看似欣欣向荣景象,竟然也在疫情之下,处于几近奄奄一息无法喘气之境。

不是快速兴起的产业就注定必败,而是这场疫情几乎危害百业。在迅速崛起的民宿之中,当然也有不乏让人质疑的民宿,也有让人高度赞赏的民宿。质疑的是这是民宿吗?赞赏的是这个民宿不输一般的宾馆和旅店。但不管是质疑也好赞赏也好,在一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来袭之时,家家都都无法躲过这一场疫情,就算有幸免者可能也是寥寥无几。真可谓“疫情无情,管您是谁”。因此,一场疫情来袭之后,各地一片哀鸿的声音响彻云霄,同样的期待光明再度来临的声音,更是犹如直达天际般的嘶吼。

武汉解封、机会再现、坚守关键

疫情之后,最大的新闻莫过于4月8日武汉解除了封城,这个在疫情之后带有指标性的举措,让市场开始有了一点曙光,尽管还是微弱的光芒,但依旧是受到大家的欢迎,尽管是微弱的光影依然照遍各地,让大家开始有了重见光明之感。相信这就是希望的开始,这就是疫情之后的好机会,相信这是普遍的看法。

对这个得来不易的解封,我们该如何看待?这对今后的民宿发展至关重要。武汉的解封虽然意味着各个各行业即将开始慢慢进入复苏的阶段,但这个阶段成功与否,将决定未来旅游业和民宿业的道路是否能够顺遂,是否能够延续。这个关键就在于旅游产业界,特别是民宿业者对此次疫情之后的解封如何解读。

我们必须明白,这个解封,解的是“封”,但解的不是“防”,也就是“解封不解防”。此次拿掉的是长期以来,在疫情之下不得不实施的枷锁,以及阻碍生活不便的框架,但不是解除对疫情的防备。

疫情之后有赖坚守防疫之心

在之前的文章中,笔者多次的提出疫情改变了,人对人、事、物的看法和观念,这是无法避免的结果,疫情期间复杂的心情,让人产生“无奇不有”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对与疫情之后的憧憬更是难以想象,所以复杂的结论,让主客体都难以知晓和判断,也就是因为这样,就算武汉解封,我们也绝对不能在心态上“解防”,这是消费者和业者之间都必须坚守的首要防线,也是这个产业能否继续长期的经营的主要关键之一。试想如果这道防线再度被打破了,必然引来再度的“封城”,届时的痛苦指数必将高于之前的封城。

再则,疫情造成的伤害巨大无比几近难以形容,对消费者而言,因疫情而无法动弹的生活,亦将是此生难忘和难以挥去的往事,但同样的对于如何防范疫情再起的心态,也在这次疫情之时已经彻底的被教育了,也就是“防范未然”的心态,此时此刻应该已经被建立起来了。因此,作为接待方的民宿业者,如果在这一方面表现得不如消费者的话,那将是民宿业无法再起或被摒弃的时候。

因此,疫情之后重新展开的民宿,第一课就是如何做好“防疫”工作,并认真勤快的表现出来,以此作为待客的重要程序之一,这是疫情之后民宿业者应有的态度,也是保护消费者健康的积极作为,更是守住民宿发展的基本课程。笔者认为,这是必走的第一课也是关键的一课,只有认真的走完这一课才有下一步的可能。

疫情之后民宿业如何展开

疫情之后民宿如何展开,这是民宿业者都在困惑的问题。话说民宿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完全有别于一般住宿业的住宿设施,民宿特点明显特色突出,这它和一般宾馆饭店是有截然不同的概念。

再从传统民宿的定义来说,农山渔村或观光地等,一般的民家得到运营许可,以自宅提供给旅游者住宿之意。民宿是指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提供旅客乡野生活之住宿处所。此定义完全诠释了民宿有别于旅馆或饭店的特质,民宿不同于传统的饭店旅馆,也许没有高级奢华的设施,但它能让人体验当地风情、感受民宿主人的热情与服务、并体验有别于以往的生活,因此蔚为流行。这股民宿旅游风潮(流行风),从一片原属于低度发展的行业中,创造出另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改写了旅游的型态。

疫情之后重新认识民宿本质

如前述所言,从民宿本质来看,它在硬体的设施设备上,本来就应该和一般住宿设施有极大的不同,民宿应该体现的是简洁明朗而非无尽奢华。但事实上民宿更重要的其实是软件,我常说民宿产业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就是“好客文化”的延伸。如果不是民宿主人有着一颗好客的心态,那民宿就很难凸显它的特征且更难经营。万一再加上设施设备的粗俗的话,那就基本上根本无法和其他的住宿设施设备,有所抗衡之力更别说竞争了。

但遗憾的是当前的民宿,很多根本未能展现出民宿的本色,而是在凸显设施设备的奢华度和设计艺术度。同样的从媒体在报道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它的问题,绝大部分的媒体,大致上都是从民宿硬体的角度去介绍所谓民宿,而看似如此红火的民宿业,事实上很多都是消费者对民宿的新鲜度而入住,并非完全是对民宿定义有所的理解后才入住的。再加上民宿兴起之后,它们彼此之间所展现的竞争题材,也都在设施设备上,而非主人文化的体现上。这才是民宿问题的最大症结之一。

事实上民宿最大特点就是民宿主人文化,在经营过程之中能有机会和客人交流与交心,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共鸣,并进一步感受“相处的美好时光,记忆美好的时刻”,最后衍生出彼此的感情以及往后再聚的约定,这就是旅宿民宿后,最应该有的美好结果,也是宾客再回访再住宿的原因之一。

民宿业者在这场疫情中受害严重,由于基本上都是投资型民宿,因此受到较大的影响,一些抱着所谓情怀而投资者,也在这场疫情中受到不小的打击。疫情之后政府也应该在有限的能力之下给与协助,但同时疫情之后,我们也得冷静思考后过去的民宿,是否也存在着过度投资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都足以让往后有意投资民宿者参考。特别是之前的民宿过度强调奢华度,而忽略了展现民宿主人温馨度的问题,更是应该在这一场疫情之后彻底醒悟,以体现民宿本质“好客温馨”作为核心,而以软服务作为战略思考,或许才是民宿业者应该检讨的关键问题之一。因为疫情改变了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必然因此疫而起。笔者深信主人的温馨度将会是此疫之后,最佳的经营手段与战略。

疫情之后展现民宿怡情

消费者在疫情期间所形成的复杂心情和无法抗拒的无奈,终将随着疫情趋缓,各地逐渐解封之后慢慢获得疏解,因为种种因素只能是慢慢获得舒缓,而非立刻疏解。但在心态上针对疲惫的身心灵,则是人人都需要尽快获得解脱。而这个时候能够满足消费者期待的,且最适时的能够给与慰藉的就是民宿,特别是设在乡间自然环境美好之处的民宿,更能给与双重的安慰。

民宿就是家,温馨我才宿

民宿的“宿”,从字义上来解读,它首先就必须是一个“温馨的家”,所以宿上的“宀”就是家,里面的“イ”就是主人,而“イ”边的“百”就是代表民宿主人具有上百以上的“温暖之心”,也就是民宿主人应该以温馨家庭的概念来经营,再以主人的那颗热诚之心来对待宾客之意,疫情之后的消费者最需要的就是“温馨与温心”。/p>

在这场疫情之后,民宿主人必然会在缓慢中迎来难得的宾客,此时的主人,如何在守住疫情不再让它有复活的机会之下,展现高度的待客之道,将“疫情”转换成“怡情”的话,那么民宿业再现风光,绝对是指日可待的结果,因为,在疫情之后来访的宾客,他们要的就是疫情之后的愉悦的心情。而“怡情”的本意就是使心情舒畅愉快。民宿主人在疫情之后,得先自问,自己是否明白消费者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样的民宿?切记“疫情终将结束,而怡情必有所需”之道理,自我心态的调整与对消费者的认识,都是疫情之后必须学习的重要课题

而在疫情之后,重新认识民宿定义和本质,才能在同行同业中走出一条不一样的经营道路,也才有机会在住宿业中走出困境的机会。因为,疫情之后大家都在期待等待,疫情之前的繁荣景象,这个时候的竞争或许才是最激烈最惨烈的时候,而此时此刻如何突破,唯有自问自己是否已经准备好,如何接受这个挑战。笔者任何侥幸的心态,都无法在这场疫情之后有所成果,回归民宿本质的经营手法,才是疫情之后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