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大屋约建于1869年前,是中国近代着名思想家郑观应的故居,是一院落式大宅。
东望洋炮台(修筑于1622 年)位于澳门半岛最高峰东望洋山之巅,俯瞰整个半岛,炮台上建有一灯塔及小教堂。
岗顶前地古称磨盘山,该地段虽然不大,但自然环境清幽典雅,人文宗教景观荟萃
妈阁庙是澳门现存庙宇中有实物可考的最古老的庙宇,也是澳门文物中原建筑物保存至今时间最长的。
建于18世纪70年代,原址是葡国皇室贵族俾利喇 (Manuel Perreira) 的别墅。
该堂大约于1622年以三合土建造。主祭坛空间深远,设计简单
原称伯多禄五世剧院,建于1860年,但当时只建成主体部分,至1873年才加建具新古典主义建筑特色的正立面。
仁慈堂于1569年由澳门首任主教贾尼路创立,负责慈善救济的工作,故名“仁慈堂”。
建于1784年,前身为市政厅,后曾多次重修,目前规模是1874年重修时形成的,具有明显的南欧建筑艺术特色。
1874年建成,原称摩尔兵营,俗称水师厂,由一位意大利人卡苏杜 (Cassuto) 设计,是当时由印度来澳的警察的营地,可驻二百多名官兵。
大炮台创建于1617年,至1626年建成,名为圣保禄炮台,澳门居民多称为“大炮台”。
闢于1821年,原称东印度公司坟场,是澳门第一座基督新教坟场。坟场内的马礼逊小教堂,是澳门第一座基督教传道所。
大三巴牌坊是天主之母教堂(即圣保禄教堂)正面前壁的遗址。
建于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以前,原主人为官也夫人 (D. Carolina Cunha)。
约建于1558至1560年间,是澳门三大古老教堂之一。
由圣多明我会(道明会)创建于1587年,是该会在中国的第一所教堂
圣若瑟修院于1728年由耶稣会士创办,在二百多年的办学过程中,修院培养了许多中国和东南亚各地的教会人才,被老一辈的澳门人称为澳门天主教的“少林寺”。
创建于16世纪中叶,是澳门三大古教堂之一。目前的规模形成于184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