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首页> 目的地> 亚洲> 加德满都> 城市资讯

尼泊尔民族与文化

Updated: 2014-11-05 /
打印

塔鲁族(Tharus)

塔鲁族(Tharus)是泰来族(Tarai)的土著民族,他们集中居住在尼泊尔中部和西部地区。大部分的塔鲁族(Tharus)人长相既有蒙古人的特征,也有黑种人的特征,所以不同于其它具有蒙古血统的民族。

塔鲁族(Tharus)人使用自己的方言,被称为娜迦(“Naja”),但他们使用的是当地方言并参杂着其它种类语言,比如帕拉其提语(Prakriti),毕后普利语(Bhojpuri),木噶哈利语(Mughali),尼泊尔语,乌尔都语(Urdu)和买斯利语(Maithili)。

塔鲁族(Tharus)人通常一家几代同住在一起。

塔鲁族(Tharus)有三个分支,即狄三拉(Desaura),丹噶尔(Dangaur)和冉娜莎路(RanaTharu)。塔鲁族(Tharus)信奉万物有灵论,比如,他们认为每个村落都有保护村民的土地神与女神。同时,该民族也庆祝印度教的一些节日。通常节日庆典时,塔鲁族(Tharus)人都会身着盛装和带着大型银饰庆祝节日。

关于自己民族的来源,一些塔鲁族(Tharus)族的人认为他们的祖先是从拉嘉善(Rajasthan)移民而来的,也有另一些人称他们起源于当恩(Dang)。

撒卡利斯(Thakali)

撒卡利斯族(Thakalis)据说发源于尼泊尔西部卡力河河谷的沙凯后拉(ThakKhola)。该族的人非常喜爱烹饪,所以大多数撒卡利斯族(Thakalis)人从事餐饮酒店的经营工作。开的饭馆酒店主要集中在尼泊尔最受欢迎的徒步路线之一安娜普安娜(Annapurana)的沿线。

撒卡利斯族(Thakalis)人信仰佛教、萨满教、苯叫和印度教等。当地人主要庆祝拉赫费瓦(LhaFeva)节。

该族人也有蒙古人的特征,从相貌上可以明显的区别于其它民族。

历史上,他们曾经与西藏地区从事边境商贸,主要是开展盐货交易。

马娜杰族(Manangé 或Manangba)

马娜杰族(Manangé)人长相和西藏人很相似。

马娜杰族人生活在流经尼泊尔中部的马斯杨迪(Marsyangdi)河的上游,马南(Manang)地区地势较低的山区和河谷中。主要分布在纳思洋(Neshyang),纳尔(Nar)和戈雅杉多(Gyasumdo)三个地区。

马娜杰族人几个世纪以来活跃在东南亚和远东亚洲地区,主要从事各种珠宝盒香料买卖的营生。后来,他们转做从香港和曼谷进口服装和电子产品的生意。

马娜杰族人是虔诚的佛教徒。

罗厚莎(Lhosar)是他们的新年,届时,当地人会举办一系列庆典活动,比如会举办被称为梅沙(“Metha”)的射箭比赛。在持续几周的庆祝活动里,马娜杰(Manang)族中不同的村子间会举办比赛,比如,慕斯谭(Mustang举办雅暾(“Yartung”)赛马节。

兜帕族(Dolpa)

兜帕族(Dolpa)人聚居在景色迷人的偏远地区,西斯讷(Sisne)和戡及罗吧(Kanjiroba)位于其西部,不远处,中国的西藏在北边与它遥遥相望。

兜帕族(Dolpa)人通常居住在海拔3660米至4000米的地方。这些人可能是世界上住得最高的居民了。

兜帕族(Dolpo)人的长相具有蒙古人的特征,与此同时,与西藏人有着许多相似之处。譬如,他们信奉藏传佛教。

兜帕族(Dolpa)人居住的地区有著名的原始绿松石湖泊,周边自然风景秀丽。

该族的人与西藏地区保持着以物易物的贸易活动,运输物品的牦牛商队不间断的来往于两地。

车旁族(Chepang)和库松达族(Kusundas)

这两个少数民族居住在尼泊尔中部马哈哈拉特(Mahabharat)山脉的陡峭山坡附近。

他们属于游牧民族,但其中的几个部落已经开始农耕生活。主要以狩猎和吃植物的根部为生。

部落虽然经济落后,但拥有丰富而独特的文化传统。近年来,尼泊尔政府鼓励族人结束游牧生活,搬到相对固定的区域生活。

部落的居住区与其它民族相邻,它南有第哈丁族(Dhading),西有玛卡瓦普族(Makawanpur),东有迟拓万族(Chitwan)。

劳特族(Raute)

劳特族(Raute)在尼泊尔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已经下降到658人。

这个游牧民族居住在尼泊尔的中西部,以制作木碗闻名,以此用来交换其它商品,大多换得谷物等食品。劳特族(Raute)人用木碗保存谷物和玉米。

他们经常在森林里狩猎猴子,并且暂时居住在捕猎的附近。

尼泊尔的社会习俗

尼泊尔社会中存在巨大的差异性,不同的少数民族在风俗和信仰方面有诸多不同。尼泊尔主要有两大教派:佛教和印度教。当然还包括其它宗教,例如,耆那教,穆斯林,基督徒,锡克教等。

有些民族,即便已经皈依为印度教和佛教,除了保持传统的宗教习俗,还具有自己本民族独特的宗教仪式,如在贝碧瓦(Bel Biwa)里,一个年轻的女子象征性的嫁给了贝(Bel)水果。还有,尼泊尔尼瓦族(Newars)的族人信仰印度教和佛教,两种宗教得以和谐共生。

在所有的风俗和仪式中,尼泊尔的婚礼规则十分有趣。在传统的家庭中,父母会为达到结婚年龄的男孩和女孩安排婚事。虽然童婚和一夫多妻制在许多国家的法律中已经被废除了,但这些习俗在尼泊尔的社会中仍然是被认可的。虽然在该国,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婚礼仪式,但是大致遵从了印度教的习俗。

在被双方家长正式接受之前,私奔是件稀松平常的事情。甚至有些地区,会等到女孩怀孕再举办正式的仪式。

在该国,女性的法定适婚年龄为18岁,男人为21岁,但许多地区并未严格的遵守法律条款。即使是现在,父母包办婚姻仍十分常见,但自由恋爱的比重也在不断升高。但童婚这种习俗多在农村地区延续着,尤其是在加德满都的Newar族人,表兄妹之间结婚也很常见。

尼泊尔的婚礼通常会持续举办几天。当新郎接亲时,铜管乐队当场奏乐,乐声嘹亮,现场气氛好不热闹。

对出生几个月的婴儿来说,喂米仪式(rice-feeding)是一个重要场合。一般仪式前,七个月大的婴儿穿着节日服饰,在神职人员的陪伴下,家人把放在一枚硬币上的米饭喂给孩子。

同时,孩子面前的托盘里摆有几件物品:一杯土、水稻(未去壳的大米)、砖、玩具、戒指、一支钢笔和墨盒,还有一本书。据说,孩子的父母可以通过孩子抓起的东西来判断其未来的职业。

语言

尼泊尔语是尼泊尔的官方语言,属于印度雅利安语系,该语言最早是由中亚的雅利安人传入尼泊尔的。最初的旧印度雅利安语进化为梵文后,进而演变为尼泊尔语。尼泊尔语使用由古印度语布拉米(Brahmi)文字演变而来的德完纳吉(Devanagri)文字(神之城的文字,有时称为娜迦里(Nagari))。

除了官方语言以外,尼泊尔的不同地区还使用其它93种方言。绝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甚有一些民族,比如,像莱斯族(Rais)在不同地区居住的族人都会会使用不同的方言。

一些民族,比如,尼瓦族(Newar),莱斯族(Rais),林布斯族(Limbus)和雷普全司族(Lepchas)都在使用本民族的文字。尼瓦族(Newar)人使用的冉娜加纳力皮文字(RanajanaLipi)非常著名。几个世纪以来,这种文字不断的演化。

在塔来(Tarai)地区,尼瓦族(Newar)人使用麦思丽(Maithili)、印地语(Hindi)和其它多种语言。

英语在城市中使用较为普遍,并且越来越多的学校使用英语教学,许多年轻人都可以说英语。在尼泊尔,英语和尼泊尔都属于官方用语。

尼泊尔的大学还提供语言培训和学位课程:外国学生可以在加德满都的布汶大学敝司瓦不哈撒(BishwaBhasha)校区(位于布里库提曼达普(Bhrikutimandap))学习尼泊尔语(口语和梵文字母),尼瓦语(Newari),梵文和藏语。奇提普洱(Kirtipur)的布汶大学的尼泊尔语研究院可以提供尼泊尔语的文科学士学位和文科硕士学位的课程。

< 1 2

8.03K

I want to comment

downarrow
Login Create an account
Comments posted above represent reader's views only.
问答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