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首页> 目的地> 亚洲> 中国> 杭州> 城市观光> 历史建筑

林风眠故居

Updated: 2014-09-09 / (chinanews.com)
打印

艺术家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且多数天生多愁善感。尽管表面上他们或激情昂扬,或冰若冰霜,或放荡不羁,或天真烂漫,但他们都在自己的世界中寻找创作的灵感。林风眠就是这样的一位伟大艺术家,他的作品将荒芜、孤寂、空灵表现得淋漓尽致。就算他的作品没有落上“林风眠”三字,鉴定师们也能轻易地认出来。林风眠是最多被提及的艺术家及艺术教育家,他一生都致力于打破中西方艺术壁垒的伟大事业。

而他的故居也是由他本人精心设计。林风眠故居叫“敦裕居”,位于梅县西阳镇白宫阁公岭村,建于清代,占地面积1155平方米,建筑面积现存约700平方米,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敦裕居”的主体建筑是四合院式附筑一横屋的客家传统民居,土木石结构,灰瓦面平房。大门门额“敦裕居”几个字,由林风眠的父亲林伯恩亲书,字迹如今仍依稀可见。

现在所看到的“敦裕居”是经过全面修葺过的,原来的老房由于年久失修,墙体倾斜,墙面剥落。2010年10月“敦裕居”全面修缮,并在当年被确认为梅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厅堂内部整齐地陈列着林风眠不懈追求艺术的简介和著名的部分美术作品展。

林素玲说,她伯父林风眠在“敦裕居”度过了他一生中最艰难贫困的青少年时期,而他之所以能走入艺术殿堂,离不开当年祖父和父亲对他的影响。据介绍,林风眠祖父林维仁是石匠,父亲林伯恩子承父业,同时还是一位有名的画师。林风眠五岁时就在父亲的引领下临摹《芥子园画谱》,从而走上美术之路。

据悉,1963年林风眠撰文《回忆与怀念》,回忆了他的故乡和童年生活,“儿时就成了祖父的小助手,守在他身边,帮着他磨凿子、递鎯头;看他在石碑上画图案、刻花样”。祖父“无论四季阴晴,都是光着脚板”,对他非常疼爱,从小就教诲他“脚下磨出功夫来,将来什么路都可以走”。

林素玲说,她伯父林风眠自1919年从上海赴法国勤工俭学后就再也没有回过自己老家,不过林风眠在世的时候与她有书信往来。在每次通信中,“我大伯非常关心家乡和亲人,1991年6月我去香港看他,向他介绍家乡的人和事,他听后紧握我双手,泪流满面”,林素玲回忆道。

林风眠,生于1900年,1991在香港病逝。林风眠辞世后,梅县教育部门在他就读过的西阳中学附属高级小学、梅州中学设立了林风眠纪念室和纪念亭。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灵隐路3号

8.03K

I want to comment

downarrow
Login Create an account
Comments posted above represent reader's views only.
问答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