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09 09:58:13来源:WTCF
【导语】:时间:9月3日10:40-11:05 主持人: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秘书长 陈冬
时间:9月3日10:40-11:05
主持人: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秘书长 陈冬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秘书长陈冬主持主旨演讲环节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旅游城市是促进世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载体。全球80%以上的旅游活动都通过旅游城市这个载体得以实现。在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之下,如何振兴世界旅游赋能城市发展,是各国政府、旅游城市及旅游企业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
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联合会理事会执行副主席、北京市政府副市长王红女士发表主旨演讲,阐述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的几点主张。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理事会执行副主席、北京市副市长王红发表主旨演讲
王红:尊敬的各位大使、各位国际组织负责人、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与大家再次相聚在北京,共同探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及后疫情时代如何进一步加强世界旅游业交流合作,推动旅游业全面复苏振兴,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是全球第一个以旅游城市为主体的国际旅游组织,香山旅游峰会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8届。在全行业、各机构和各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旅游行业的积极倡导者,在去年大会上,我们发出复苏宣言,凝聚了重启旅游业的强烈共识。
今天,我们以“振兴世界旅游、赋能城市发展”为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必将为推动世界旅游业再创辉煌注入更多的信心和更强的动力。
刚才我认真地听了大使论坛,各位大使对WTCF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设性的意见。WTCF的理事会将努力工作,与会员城市共同努力团结协作,将大家共同的愿望尽快实现,为全球人民幸福生活做出新的努力。
当前世界旅游的发展还存在着曲折和反复,在全面复苏的大环境正在形成的过程中,过去一段时间里世界旅游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艰辛。2020年全球国际游客数量锐减10.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下降69%,但是回顾旅游业180年的发展历史,眼前这些冲击是暂时的,特别是随着全球合作抗疫能力的不断增强,一些国家旅游出行人数明显增长,部分国家国内旅游恢复步伐加快。以中国为例,今年“五一”假期,全国旅游出行达到2.3亿人次,出行总量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疫情给旅游业造成巨大冲击的同时,也促使旅游变革进程明显加快。一些新兴的业态蓬勃发展,带动世界旅游呈现回升向好的积极态势。
一是旅游市场需求更多转向内循环。受限于各国防疫措施差异,国内游、短途游成为人们出行的更优选择,也是稳定旅游业收入的关键。去年,全球国内旅游收入达2.4万亿美元,是国际旅游收入的4倍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国内旅游市场将成为支撑各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二是旅游供给更趋多元化。疫情催生了许多旅游新方式、新业态、新模式,自驾出游、房车露营、体育旅游等细分产业逆势增长。定制旅游、家庭旅游以及虚拟旅游等新业态方兴未艾,以更高品质、个性化、低密度为关键词的多元化旅游,成为了旅游业供给投放的主要方向。
三是科技赋能加速旅游业复苏。新技术广泛应用到各类旅游场景中,极大影响了旅游业发展的内容、方式、规模和速度。比如机器人技术的应用降低了旅游企业的运营成本,大数据让旅游产品信息更加精准地触达消费者。虚拟现实给游客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云体验。智慧旅游优化了政府的行业管理效能,同时,与技术进步相伴的旅游商业模式也加速变革。旅游跨界融合发展线上线下互动变得更为普遍。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察势者明,趋势者智”,唯有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才能把握主动、赢得未来。世界旅游城市作为世界旅游主要客源地、目的地和集散地,理应率先行动起来,以更加广泛的合作,更积极的行动加速催化新趋势下旅游业涅槃与蝶变,推动世界旅游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一是创新旅游管理模式,推动城市治理水平提升。希望会员城市相互借鉴抗疫经验,加强旅游城市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探索构建全球性旅游安全保障机制,提高国际旅游安全保障水平。同时,把旅游业的发展与满足市民美好生活需求相结合,优化旅游产品开发和活动布局,为提高城市社区精细化管理水平提供支撑。
二是顺应市场需求变化,推动城市服务水平提升,适应低密度旅游新要求,积极推进分散化、定制化、预约化旅游出行模式,大力推动旅游服务品质化和便捷化。加快构建集吃、住、行、游、购、娱一体的多城市综合性服务网络,打通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链条,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体验。同时,适时调整和建立新的服务标准,在疫情防控、品质提升和企业成本降低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
三是融合科技发展力量,推动城市智慧化水平提升,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信和智能终端,加强智慧旅游和智慧城市建设,积极推动旅游城市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大信息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共同建设覆盖世界旅游城市的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科技驱动型新业态,鼓励更多旅游企业开展新模式、新产品,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北京市作为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总部所在地,愿意与所有会员城市和机构携起手来,共同推动旅游城市之间信息、文化、治理等多领域的务实合作,促进世界旅游业复苏和旅游城市发展。
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世界旅游繁荣发展的新时代必将很快到来,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王红副主席的精彩演讲。
服贸会是全球首个服务贸易领域综合性展会,是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这次疫情对全球服务贸易造成巨大冲击,在此背景下本次服贸会以"数字开启未来,服务促进发展"为主题,对推动全球服务贸易业发展有重要意义。作为全球服务贸易行业中重要的一环,全球旅游产业的发展更需要数字思维、合作思维和创新思维。我们非常荣幸的请到了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会长、商务部原副部长崇泉先生,阐述未来全球服务业的发展新趋势和给全球旅游行业发展带来的启示。有请崇泉先生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会长、商务部原副部长崇泉发表主旨演讲
崇泉:谢谢陈冬秘书长,尊敬的王红副市长,尊敬的各位大使,外交官们,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参加“2021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北京香山旅游峰会暨2021世界旅游合作与发展大会”。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再加上新冠疫情的蔓延,世界正处于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
受各国为防范疫情加强出入境管制措施的影响,作为高度依赖人员等要素国际流动的服务贸易,尤其是旅游服务成为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部门。
服务贸易对世界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已无需多言,近几年来世界贸易组织的年度出版物《世界贸易报告》的主题均与服务贸易相关,如2019年的主题就是《服务贸易的未来》。
在疫情反复且防控继续收紧的情况下,为服务贸易,尤其是国际旅游服务的复苏发展构建确定性和可预测性的市场环境,意义重大。而这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努力,继续推进服务贸易规制谈判,争取尽早达成新的规则。
一、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全球服务贸易。
COVID-19大流行在全世界造成了毁灭性的后果。数百万人失去了生命,世界上大部分人口,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仍未接种疫苗。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今年7月发布的《2021年世界贸易统计评论》,2020年世界商品出口额下降了8%,而服务贸易收缩了21%。
就服务贸易具体部门而言,旅游服务的降幅是最大的。2020的第二季度,旅游服务贸易同比下降了81%,运输服务贸易下降了29%,而且运输贸易的下降原因主要是客运限制和国际旅行需求下降,而不是货运急剧下降。2020年,中国旅游服务进出口“缩水”近一半。
旅游服务占服务贸易的份额由2019年的24%降至2020年的12%,下降了50%。
截至2020年中,贸易开始复苏,但地区和部门之间存在重大差异。商品贸易的复苏主要是由于制成品贸易。而服务贸易继续受到与COVID-19相关的旅行限制的拖累。2021年第一季度旅游服务贸易的降幅仍然高达62%。而且与商品不同,服务不能储存,这意味着大部分收入损失可能是永久性的。
二、合作加强疫情应对、推进旅游业的复苏。
刚刚提到疫情对旅游业、旅游贸易带来了巨大影响,但其真实影响远非这些苍白的数字所能体现。旅游业具有独特的跨领域性质,几乎涵盖了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旅游业为全球1/10的人口提供就业机会,其中家庭经营等小型企业占旅游业的80%,旅游业还能提高技能收入,改善基础设施和标准,建立城乡联系,加强互联互通等方式,能产生巨大的、积极的社会和经济外部性,因此,旅游业在推动社会复苏方面具有独特潜力。为应对国际旅游业的严峻形势,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通过国际化跨组织的合作,以团结一致的应对。如2020年,世界旅游组织成立全球旅游危机委员会,联合成员国和私营部门的力量,为旅游业复苏制定明确的行动计划,即《世界旅游组织关于旅游业复苏的建议》。2020年9月,世界旅游组织成员国签署了《第比利斯宣言》,承诺确保国际旅游重新变得安全,以重启国际旅游业。
二十国集团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核心议题。澳大利亚、新西兰推行的“旅行泡泡”,开通免隔离旅行通道,通过双边合作恢复国际旅游。欧盟委员会也将大力发展旅游业作为《欧洲绿色新政》重要计划之一。
还有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既是中国持续推进服务业开放的重要信号,也是促进服务贸易领域合作的重要平台。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作为由北京发起的世界首个以城市为主体的全球性国际旅游组织,疫情以来,更是通过推动全球城市间的合作、聚合业界的力量,通过举行论坛、发布研究成果等推动旅游城市和业界开展"花式自救"。
三、降低服务贸易壁垒的国际合作
服务贸易壁垒的问题一直是业界关注的重点。随着服务业和服务贸易重要性的突显,世界上多数国家在其国内推动了相关的改革,目的是开放服务市场增强竞争。但由于存在政策逆转的风险以及各国彼此独立制定的法规可能导致监管异质性,单边开放服务市场无法释放所有潜在利益。
而且较货物贸易而言,服务贸易仍然面临着更多的更复杂的壁垒,服务贸易壁垒本质上是监管性的问题。而且大多数服务监管的目的并不是限制贸易,而是要追求公共政策目标。国际合作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使各国更有效地追求这些目标,同时尽量减少国家政策的负面溢出效应。
各经济体就降低服务贸易壁垒和减少监管措施开展的合作,大多体现在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规则中。在WTO多哈回合停滞后,区域贸易协定推进了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
WTO通过《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确保全球贸易市场的开放性。GATS共包括12个服务部门,160多个分部门。
如图3所示,世贸成员平均仅就三分之一的服务分部门做出具体承诺。不同成员集团承诺的部门覆盖范围差别很大,发达成员平均承诺开放66%的服务部门,多于发展中经济体的28%。最不发达国家承诺开放的部门平均仅占 21%。中国是WTO的新加入的发展中成员,共开放了104个服务贸易部门,占比高达65%。
就具体的服务部门而言,如图4,不同的服务部门承诺情况也不同。大多数成员均就旅游、金融和电信服务作出承诺,而就运输、分销、邮政快递、环境及视听等服务作出承诺的成员数量较少。在旅游服务部门作出承诺的成员数量最多。
四、推进服务贸易领域的规则制定
与各成员服务市场的实际开放程度相比,世贸组织关于市场开放的承诺总体水平较低,目前国际合作的潜力尚未充分发挥。
多哈回合谈判一直就扩大服务市场准入进行谈判,多哈回合陷入僵局后,这一讨论进展有限。仅2019年,智利、墨西哥、新西兰、巴拿马就旅游服务的市场准入提交了提案。
近年来,WTO重点推进服务贸易国内监管措施的国际合作。讨论主要侧重于监管方面,重点是《服务贸易总协定》国内规制、电子商务相关的服务贸易以及投资便利化的相关要素。
在当前WTO改革的背景下,关于上述三个议题的大部分讨论都是在部分成员的诸边小组中以开放式会议进行的,即《联合声明倡议》,相关讨论向所有成员开放。
2017年的WTO第11届部长级会议期间,欧盟、中国、日本等59个成员发表“服务国内规制联合声明倡议”,宣布重启国内规制谈判。2019年,上述成员再次承诺将于第12届部长级会议前完成谈判。今年7月20日,美国宣布加入服务国内规制诸边谈判,并支持该谈判于今年底的WTO第12届部长级会议前结束。
女士们,先生们,现在,WTO多项谈判,如多边的渔业补贴,诸边的服务国内规制、电子商务、投资便利化等均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但能否达成协议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推动服务贸易的复苏发展需要国际合作,战胜新冠病毒需要国际合作,推进WTO改革也需要国际合作。年底的第十二届贸易部长会议,对WTO而言是一个关口,对全球经贸合作是一个关口。因此,我们期待在未来的2个月内,WTO成员共同努力,使第十二届部长级会议取得有实际意义的成果。
谢谢大家!
预祝会议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