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卫城是天然防御场所,只能从西侧进入,古迈锡尼城堡和古代圣所都是由此进入,正如现代考古遗址所示。在迈锡尼时期,山丘首次建筑防御城墙,这段早期城墙的遗迹依然可见,尤其是卫城山门的东南部。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城墙是在公元前5世纪上半叶波斯战争后修建的,北墙是在地米斯托克利(Themistokles)时期修建,南墙在客蒙(Kimon)时期修建。卫城成为雅典的防御堡垒后,伯里克利及后来的统治者都对城墙进行了改造。
要进入卫城,须从西侧穿过布雷之门(公元3世纪赫鲁利人入侵后所建的两座城门之一),或者从胜利女神神庙下的一座小门进入。然后,参观者就会看到卫城的宏伟入口-山门。山门由古代建筑师穆内西克莱斯所建。胜利女神神庙由卡利克瑞特建造于公元前420年,是山门南侧最有气势的建筑。
胜利女神神庙附近是供奉阿佛洛狄忒的神殿,当年的柱顶过梁只有部分得以保留。卫城山门北翼的对面,有一座高大的矩形底座-阿古利巴底座。上面曾放着雅典城送给奥古斯都的女婿马尔克·阿古利巴的供品。
穿过卫城山门,就是卫城。古希腊建筑的伟大杰作映入眼帘,其中多数建造于公元5世纪的伯里克利时期。
帕特农神庙作为古希腊文明的标志,确实最为壮观。神庙是在伯里克利时期拆除原来的两座贞节女神女雅典娜神庙之后建成。在帕特农神庙和山门之间,沿着南部城墙的基岩之上有两座建筑的遗迹。这两座建筑建造于公元前5世纪。其中,阿尔忒弥斯神殿专为供奉月亮女神阿尔忒弥斯,而青铜室则是一座曾经存放各种铜制供奉品的建筑。
帕特农神殿的东部是一座圆形的小神庙,是公元前27年为奥古斯都与罗马帝国而建。山丘东部最高点,基岩上立着的是宙斯圣殿的遗迹,而在原为纪念当地英雄潘狄翁的神殿已经为现代博物馆所取代。
山丘北部是伊瑞克提翁神庙,是雅典娜和波塞冬-伊瑞克提翁神庙的标志性建筑,因六少女门廊而广为人知。沿伊瑞克提翁神庙的南墙前行,可以来到“老庙”的房基。老庙是建造于公元前6世纪多利安风格的雅典娜神庙。公元前480年,神庙被波斯人所毁,后虽经修缮,但最终还是于公元前406年毁于大火。
伊瑞克提翁神庙的西北部,沿卫城北墙前行,是Arrhephorion。Arrhephorion是一座方形的小型建筑,是参加泛雅典娜女神节的少女们居住的地方。这些年轻女性因女神节的到来而为雅典娜女神缝制外衣,并参加节日的启动仪式。
卫城原来只供奉雅典娜女神,但山坡上布满了其他的各种宗教遗迹。北部陡峭的山坡上的很多洞穴曾被用作供奉圣所,经由一条一公里长的小路可以到达,小路围绕着岩石林立的山丘,沿路可到达到达南部山坡的许多神殿和其它重要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