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轮山,是同安区内的主要山峰,层峦起伏,横亘数里,状为车轮滚动,奔跃而来,故名。自古形成诸多美景,如“轮峰迭翠”、“东溪塔影”、“圣迹泉流”、“诗海归航”、“幽岩月色”、“梵寺钟声”、“绿沼荷香”、“瞻亭石刻”等,史称“轮山八景”。历代鸿彦硕儒,常来探幽登山,临风吟行,礼佛参禅,泼墨挥毫,留下许多佳章美文和摩崖石刻。
创建历史大轮山南麓的梵天寺,创建于隋开皇元年(581年),原名兴教寺,是福建最早的佛教寺庙之一。唐咸亨年间形成规模,有大小庵堂72所。宋熙宁二年(1069年)合为一区,统称“梵天禅寺”。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毁于兵火,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由住持无为重建,有山门、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等主要殿阁。厦门的妙释寺、鼓浪屿日光岩寺均是它的分禅。 建筑面积重建的梵天寺建筑面积达35000平方米,大雄宝殿为花岗石基;金刚殿、天王殿、钟鼓楼、藏经阁均用钢 筋水泥建成。由下而上递次建在一条中轴线上。整座寺院富丽堂皇,巍峨雄秀,气势恢宏,所有佛像重塑金装。寺前的文化广场占地23700平方米,有放生池、喷水池和相应的服务设施。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写了“梵行庄严广植德本,天人归仰常转轮”对联,全国佛协秘书长林子青撰写了重建碑记。 寺后的文公书院,又名紫阳书院,是泉州府最早的官办书院。还有仰止亭、石瞻亭、千佛阁、魁星阁等,都是明代为纪念朱熹而建立的。至今院内还存有朱熹的石刻画像,至为珍贵。书院的建筑群,参差错落,曲经盘桓,茂林修竹,环境幽静,确是一处静心修行、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 梵天寺内有一宋代婆罗门佛塔,是福建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该塔原在县城西安桥头,共有四座,现存三座,是宋代元祐年间(1086-1093年)西安桥的镇桥塔,立于桥北,1957年移入梵天寺保护。佛塔三层,方形,石构实心,底边1.78米,须弥底座浮雕侏儒,各层四面浮雕走兽、佛像等,古朴幽雅。刹座为覆莲盆,刹杆五层相轮,刹尖为葫芦,这是研究宋代佛教的宝贵实物。 此外,大轮山顶还有民族英雄郑成功修筑的瞭望哨国姓寨遗址。
整个大轮山风景区面积达一平方公里,视线开阔,林木蓊郁,奇峰秀峦,环境幽胜。“大轮梵天”,基本涵盖了原“轮山八景”,是同安区的重点旅游风景区。 木塔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钱氏王朝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它晃动。工匠师傅说:“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于是就叫人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没有办法时,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喻皓笑着说:“这很容易啊,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梵天寺经幢梵天寺经幢位于杭州城南凤凰山南麓,梵天寺路西端原梵天寺前。是吴越建筑 艺术与雕塑艺术结合的瑰宝。梵天寺为五代吴越国名刹。据《吴越备史》载,梁贞明二年(916年),钱镠迎(贸阝)县(今鄞县)阿育王寺释迦舍利塔到杭州,建城南塔珍藏。后城南塔毁于火。乾德三年(965年),吴越国王钱弘俶重建,后改名梵天寺。五代后梁贞明二年(916)吴越国国王钱缴迎明州(今宁波)阿育王寺释迦舍利,于梵天寺前建塔,名南塔,后毁于火。宋乾德三年(965),钱弘在原址建石刻经幢两座,相距10米余,高15.67米,现保存较完好,为浙江省现存经幢之最高者。